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

欧盟想对中国电动车动手,结果德国人先跳出来把桌子掀了,这事儿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魔幻。奔驰、宝马、大众的老家,汽车圈里说一不二的角色,怎么突然胳膊肘往外拐,帮着我们说话了?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其实这事儿的根子,不在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而在我们的大街上。你现在出门看看,路上跑的绿牌车越来越多,多到让人觉得这世界是不是一夜之间就变了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那些人精,看得比谁都明白,真要是加了关税,搞贸易壁垒,最后倒霉的可能还是他们自己。因为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到了那种“离不开、打不过、也绕不开”的地步了。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说个让人有点咋舌的事,零跑,一个成立才10年的牌子,用了343天,就造了100万台车。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你知道这有多夸张吗?大众、丰田这些老牌巨头,吭哧吭哧好几年才到这个数。就算是特斯拉,也花了一年多。一个之前没多少人放在眼里的新势力,用这种速度告诉你,时代真的变了。这种冲击力,比任何一份市场分析报告都来得直接。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它凭什么这么快?以前我们造车,那叫一个惨,发动机是人家的,变速箱是人家的,电控系统也得进口,说白了就是个组装厂,利润的大头都被别人拿走了。但零跑这种新玩家不信这个邪,从一开始就闷头搞自研,现在倒好,65%的核心零件都是自己捣鼓出来的,什么电驱、电池、智能座舱,全都攥在自己手里,彻底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这就跟我们当年建那些超级工程一个道理。无论是雅鲁藏补江上的水电站,还是穿越无人区的新藏铁路,靠的都是把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抓在自己手里的本事。现在,这套逻辑被原封不动地搬到了汽车这个“制造业皇冠”上。零跑在金华的工厂里,三百多个机器人忙得火热,整个生产线都是国际顶尖水平,成本压下来了,效率提上去了。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以前汽车圈里有个说法叫“微笑曲线”,说造车本身最不赚钱,研发和销售才是利润大头。但零跑这样的企业,把研发和制造这两头都给抓住了,硬生生把这个曲线给拉平了。结果就是,东西做得又好又不贵,连续好几个月都是新势力销量第一。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所以再回头看德国人反对加关税这事,哪是什么帮我们说话,本质上就是一种“认怂”。他们承认,过去由欧美日制定的那套靠品牌、靠渠道、靠历史底蕴的玩法,现在不灵了。新的游戏规则,比的是谁的技术更硬,谁的产品更能抓住用户的心。在这一点上,我们恰好踩准了节奏。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零跑的第100万台车下线,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信号。它意味着中国汽车已经从过去那个跟跑者、模仿者的角色,开始尝试成为一个领跑者,甚至是规则的制定者。它不光是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还用一种“轻资产出海”的模式,把技术和制造能力输出到海外,这跟我们过去单纯卖便宜货,是两码事。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以后全球汽车的规矩,恐怕真不能只让欧美人和日本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定了。咱们,也得上桌,还得是主座。

343天造百万台车!德国为中国车硬刚欧盟,汽车圈规则变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