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银川“低碳绿色出行”幸福在哪里?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得大概是在2011年前后,“低碳绿色出行”这个说法在银川开始火起来,然后银川还被誉为“绿色低碳之城”。至今在公交车上的屏幕上,还有有关“绿色低碳出行”的宣传片滚动播放。

威观宁夏:银川“低碳绿色出行”幸福在哪里?想说爱你不容易!-有驾

那是因为BTR快速公共交的入驻运营。那时候,BRT快速公交一号线路的运营,让很多人开始期待银川会有更多线路的修建和开通,覆盖全城,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比如一块钱可达全城,换乘免费,无缝换乘,专用车道等。

有人赞叹其“省快捷达”。并且和普通公交系统相互协同,为银川的公共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接着,大概在2017年,人力蹬的共享单车在银川出现了!从最初担心银川人的文明素质能否扛得住“共享”的考验,小红(摩拜)和小黄的两强争霸,到如今电动共享单车的“四强(小黄、小蓝、小青、小绿)和谐相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银川人交通出行的日常必选项之一。

还有新能源汽车的日渐增多,“电动车上的城市”声名日隆,专用骑行道的增设等,让银川的“低碳绿色出行”越发名副其实,似乎也坐实了“绿色低碳之城”的美誉。因为威记是一名“忠实”的“低碳绿色出行”践行者(其实主要是没车),对于这点感受是非常深刻,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

【这样的非机动车道,让人爱恨交错】

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却也在这几年里深刻感受到银川的“低碳绿色出行”的招牌渐渐褪色。最大的体会,就是在银川的交通出行中,最大的路权是在机动车。几乎所有的有关交通出行的规则出台或者规划,都是围绕机动车出行交通来实施的。

比如,非机动车道上画上免费或者限时免费的车位,供机动车停放;

比如,很多人行道上,只要是相对宽敞,一般都会被围栏设闸成为停车场,或者直接画白线,安装一个圆铁坨模样的感应器计时收费。

比如,在主道或者车流量大的路口,向非机动车道借道右转,减少路口车辆停留。

【这样的非机动车道,一言难尽】

比如,“马路年年要翻晒”,可是很多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管是时间久了或者是绿化树跟把路面顶起,能不动则不动,能将就就将就。

比如,机动车道双向六车道、八车道甚至十车道都常见,可非机动车道不但很多窄,关键还和人行道混行,更有直接就竖个指示牌,人行道直接也是非机动车道的!

比如,那么多年过去了,BRT快速公交线路不但还只是一条,并且让其撤销的声音不绝于耳,就是因为其专用车道“快了一车人却堵了一城人”,让很多机动车不爽。

......

这还不算,BRT快速公交的“省快捷达”优势渐渐感受不到了,同时普通公交的车次间隔时间长,候车时间长,车次减少等现象频频出现,线路“优化”或者裁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比如说威记经常坐316路公共交车往返永宁和银川。最近却发现316路公交车没有了,改为501路,收费2元,并且始发站改了,从公交二分公司南移到银川汽车站。始发站多了个定制501路,却有时间约束(好像是上下班高峰期运行?),坐车变得不方便,坐车成本也高了(价钱,转车时间等)。

此外还有,电动两轮车限速、共享电单车降速等等,这些对于牛马人,搬砖族来说,安全系数是增加不少,同时时间成本也增加。

【这样的非机动车道,梦寐以求】

于是,对于“低碳绿色出行”怎么爱,如何爱,也成为了很多人的一个疑惑。

话说回来,买车简单,有钱就行,可“低碳绿色出行”,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就是想省一点、快一点、方便一点吗?这也是关乎对于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体验吧?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