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车展精彩瞬间:引人注目的“反差”表现

摘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鹿青松、张雪

2025年齐鲁秋季车展按时而至,又一次成为观察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比起春季车展,这届齐鲁车展在品牌阵容、展馆规模、场馆设计方面都展现出许多亮点和不同之处。各种差异中,不难发现中国汽车在豪华感、智能化水平、核心技术配置方面正加快突破,为消费者带来了远超同价位的越级配置和体验。

国产车在最后压轴亮相,真是气场全开。

奔驰AMG、奔驰迈巴赫、宾利、玛莎拉蒂……每次齐鲁车展,这些国际豪华品牌都能带来“压轴”车型,瞬间吸引不少爱车人驻足围观,摇摇欲坠成为展馆里的亮点。

这次齐鲁秋季车展上,最让人注意的“重头戏”车型竟然是来自咱们中国自主品牌红旗。9月6号一大早,红旗展区前早已排满了人,不少车迷拿着手机拍个不停,关注车身的每个细节,还有的人特意和红旗L5车头上的“红旗”标志合影打卡,场面特别热闹。

齐鲁车展精彩瞬间:引人注目的“反差”表现-有驾

在4号馆,红旗L5只作为展车摆出,并不对外销售,这种“不卖”的展出方式,更加突出了它作为国产豪华车代表的高端定位。

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经典代表,红旗L5巧妙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和现代工业科技,车身线条借鉴了传统元素,强劲动力配合专为它调校的底盘,既保证了豪华车的静谧感,也展现了出色的操控稳定性。

齐鲁车展精彩瞬间:引人注目的“反差”表现-有驾

不远处的5号馆比亚迪仰望展台入口,一辆仰望U9正在表演“跳舞”一样的动态展示,立刻吸引了大批观众。这款国产超跑因为它的极速表现和易四方平台的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实现了“原地掉头”和“爆胎控制”等过去只有顶级超跑才能做到的功能,也标志着国产品牌在超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红旗L5的豪华突破到仰望U9的性能飞跃,国产车用真本事证明,“压轴”的份量早已不靠品牌的国别来定。两款车一同亮相,足见中国汽车工业正从“跟跑”外资品牌,逐渐变成在高端市场“领风骚”。

展台的规模越变越大,体现出国产车在行业中的不断提升和自信心逐步增强。

如果用展台面积来硬性衡量,今年齐鲁车展的品牌布局,可以看到国产品牌呈现出“规模大、范围广、多品牌”的集群态势,这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更反映出中国汽车品牌经过技术积累、用户洞察和品牌矩阵化发展后自然形成的状态。

比亚迪依旧表现得相当“亮眼”,带着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五大子品牌的全部车型亮相,展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这不仅是此次车展的“面积之冠”,还特别打造了户外体验街区,算得上挺创新了。奇瑞集团紧随其后,用“集团作战”的方式占据了2000平方米的展区,集合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个品牌,集中展示了全域安全技术、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平台等核心技术。长安汽车也没示弱,带着深蓝、启源、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占据了1800平方米的“新能源阵地”,展现了满满的品牌底气。

齐鲁车展精彩瞬间:引人注目的“反差”表现-有驾

不一样的是,几个合资品牌也都用自家的优势展示出别具一格的展台特色。有的豪华合资品牌继续沿用“经典车型+品牌传承”的陈列套路,着重展示燃油车的成熟工艺和豪华定制服务。主流合资品牌则在展台上加入了新能源车型,例如一些品牌带来了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插电混合车型,虽然展台面积比不上国产品牌,但也彰显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适应。

归根到底,国产车在展台面积上“疯涨”,其实体现了市场话语权的转变。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发力,比如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奇瑞的“混动平台”、鸿蒙智行的“智能座舱”,还有零跑、小鹏、理想等新兴势力的突围,让“中国智造”不再只是个别亮点,而变成了一次整体爆发。依托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先行优势,国产阵营正在重新塑造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

户外街区上演一场“科技盛宴”,真是热闹非凡。

这届车展的户外展区不再是之前那种“静静停放”的停车场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充满互动的“科技狂欢现场”。说到最吸睛的,非比亚迪打造的智能化街区莫属。这个街区涵盖了智能驾驶、整车智能和智能座舱三个方面,用沉浸式的设计让那些看似抽象的技术变得直观可感,真是让人觉得既新鲜又有趣。

齐鲁车展精彩瞬间:引人注目的“反差”表现-有驾

在智能驾驶体验区里,一辆搭载易四方技术的仰望U8正在不断展示“复杂场景泊车”操作。面对模拟的“断头路”,也就是前面没有通道、两侧摆满障碍的情况,车辆不用人工操控,只靠12颗超声波雷达和8个高清摄像头结合感知道,能在3秒不到的时间里算出最合适的行驶路线,轻轻松松实现“倒车+转向+避障”的一体化动作。旁边的方程豹豹5则是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直观演示了三种泊车模式——“快速泊入”用来赶时间;“精准微调”满足对位置高精度的要求;“窄位慢进”专为狭窄车位设计。现场的朋友们还可以试驾,感受这些技术的实用便利。

不少观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挺关心的,工作人员特别强调:早在7月9日,比亚迪就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他们在智能泊车方面已经取得了接近L4级别的技术突破,而且在中国市场,所有配备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如果在智能泊车时出了什么意外损失,比亚迪都愿意全额赔偿。

一位来自济南的李先生在现场试驾后表示:“以前我一直觉得智能泊车不太靠谱,今天一试才知道,竟然比我自己停车还准,再加上有兜底保障,这下安心多了。”

“智”字的出现频率再次刷新纪录,让人觉得这次表现真是“智”出新高度。

走入2025齐鲁秋季车展,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智能”不再只属于那些高端车型,而成为从几万级的代步车到百万豪华车的“基本装备”。这届车展上,搭载“智”功能的车型随处可见,一场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的革新正在展开。

奇瑞的“猎鹰智能辅助驾驶”真是“全价位覆盖”的典范:从风云T9到星途瑶光C-DM,主流车都搭载这套系统。而吉利的“千里浩智能辅助驾驶”则集中在“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等AI技术上,整个车系都配备高速NOA和自动泊车APA。华为的“乾崑智能辅助驾驶”配备了“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已经上到多款在展会亮相的热卖车型;理想的ADMax3.0系统呢,依靠VLA大模型,既让人机交互变得更顺畅,也让智能水平大大提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