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车门把手设计引关注,安全与便捷如何兼顾
成都一起交通事故让新能源汽车的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再次成为焦点。现场视频显示,多名救援人员尝试打开车门未果,最终只能用电锯破拆车身。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思考:为了追求美观和低风阻而采用的设计,是否真的兼顾了安全与实用?
隐藏式门把手确实给日常使用带来不少困扰。很多乘客反映,乘坐网约车时经常不知道如何开门,有的门把手需要向下挖进去,不仅操作别扭,边缘还容易割手。这些设计在追求科技感的同时,似乎忽略了最基本的人体工程学原理。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紧急情况下,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延误救援时机。业内人士指出,车辆发生碰撞后若高压系统断电,电子门锁可能失效,此时若救援人员不熟悉隐藏把手的应急开启方式,就会影响救援效率。
值得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今年9月,《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发布,特别对事故后把手的操作功能提出了新要求。这预示着未来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必须更好地平衡美观与安全。对消费者而言,在选购车辆时,除了关注外观和性能,也要了解紧急情况下如何开启车门。毕竟,任何设计都应以人的安全为出发点,科技感不该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