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豪车集体大跳水,国产新能源笑到了最后
一辆标价四十多万的捷豹SUV,现在直接砍掉二十万,比菜市场砍价还狠。雷克萨斯ES曾经要排队加价,如今裸车十九万还送六次保养,这剧情反转得连销售都懵了。2025年还没过完,二线豪华品牌已经彻底演砸了——销量腰斩、价格崩盘,展厅里的降价标签比新车还显眼。
数字不会骗人。雷克萨斯上半年卖了八万五千台,不到巅峰期的一半;凯迪拉克销量暴跌两成,林肯更惨,七个月只卖了一万五千台,连BBA的零头都赶不上。捷豹路虎的月销量勉强过千,曾经抢手的揽胜极光,现在一个月卖不出八百台。那些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英菲尼迪、捷尼赛思,销量惨淡到连新势力都懒得看一眼。
问题出在哪儿?两头挨揍。一边是奔驰宝马奥迪疯狂降价,奔驰C级不到二十三万,宝马X3杀进二十万区间,消费者一算账:同样的钱,为啥不买更有面子的德系三强?另一边,国产新能源彻底掀了桌子。问界M8上个月卖了两万多台,直接把奔驰GLC挤到第四名。三十万的问界M7,屏幕比电视大,自动驾驶功能一堆,空间还碾压凯迪拉克XT6。车主们用脚投票:“油车?那都是上一代人的选择了。”
二线豪车的自救更像垂死挣扎。雷克萨斯死活不国产,电动车型根本卖不动;林肯的新能源阵容几乎空白,展厅里冷清得像图书馆。凯迪拉克倒是拼命打折,CT5优惠八万多,但越降价品牌越不值钱。最扎心的是保值率,五年前加价五万买的雷克萨斯ES,现在二手车价连当初的裸车价都不够,而同价位的国产电车,转手还能卖个八五折。
销售们的台词也变了。以前张口闭口“百年工艺”“贵族血统”,现在只会盯着计算器按折扣:“哥,这车还能再便宜两万。”可惜消费者早不吃这套了,进店第一句话变成:“最低多少钱?不能便宜我去隔壁看电车。”经销商私下叹气:“今天是我们,明天说不定轮到BBA。”
二手车市场成了照妖镜。当年加价买的豪车,现在摆着无人问津;国产电车的二手价却硬挺得很,问界M7的买家甚至要排队。空荡荡的展厅里,销售们怀念着五年前的盛况——那时月销破万轻轻松松,如今全国销量凑不够三千台。
有人说得实在:“车标是虚的,配置才是真的。”当降价都救不了场,二线豪车的剧本,大概只剩最后一页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