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刷到朋友圈那个新闻,说8月14号那天,比亚迪在郑州搞了个全地形赛车场,还顺嘴就把吉尼斯世界纪录给拿下了——场内有个悬天沙坡,29.614米垂直高度,再加坡度28度,这玩意直接被官方盖章登记进“最大冲沙测试场”和“最高沙丘模拟设施”两项吉尼斯纪录。
这个消息甩出来,谁一下不愣神?
连我表哥那种对汽车提不起兴趣的人,一听说能在赛道上体验花式冲沙、模拟冰道、体验浮水航行,还能看比亚迪新车亮相,都开始琢磨是不是该铆劲再考个驾照了。
但我要说的重点其实不是赛场,更不是单纯的新车首秀。
关键问题是:2026款比亚迪海豹07DM-i,不声不响就搭载了激光雷达,搞智能驾驶那一套玩得明明白白,价格却只要13.98万起,还能顶配堆到快20万。
你说,在目前中国混动市场里,有谁胆敢这么玩?
一辆全新中型车,空间拉满,续航无压力,亏电油耗还秒杀大多数油车,3.4个油,这听起来不就像“要爆”的节奏?
但咱们回头细品,这里面到底有几个让人挠头的疑问:
首先,激光雷达+“天神之眼B”这种高阶智驾,以往都是豪车标配,这回跑到十几万的比亚迪上,厂商到底图什么?
其次,销量神话还能不能接着续?
去年1-7月卖了2万多台的现款07DM-i,新版会不会因为激光雷达、智驾升级又掀起一轮抢购风?
还有,硬核赛道配上亲民定价,比亚迪这是想干什么大事儿?
他到底是市场认知的颠覆者,还是资本游戏的新套路?
说起来,中国新能源这几年确实翻天覆地,混动、纯电、增程,层出不穷。
但热闹归热闹,真正下场买单的消费者,还真没几个会毫无顾虑选高阶智驾车型。
毕竟,动辄几万块的高配包背后,谁知道那一套智驾系统是不是噱头?
怕不是像手机换壁纸那种,表面炫酷,内里体验尴尬。
但比亚迪杀出这种操作,多少意味着高手下场,敢把以前只有BBA才舍得下本买的硬件,搬进了家用大众车。
想想,是不是有点“以前遥不可及的东西,突然住进了你家客厅”的感觉?
有人会问,这激光雷达到底牛在哪?
还真不是广告故事。
它那一撮儿装在车鼻子的“大眼睛”,能给车辆360度探测路面、识别障碍、自动变道、预测行人行为——说白了,智能驾驶安心多了。
过去几十万都未必给上的玩意,现在13.98万直接打包,你乐意不乐意咱先不说,难不难相信,是真难信。
更绝的是,这批新车首发锁定成都国际车展,这本来就该是长安、领克们混动领域的主场?
谁曾想人家比亚迪带着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直接炮轰市场“价格舒适区”。
对消费者来讲,血赚不亏。
对于对手们,那就是“卷”到秃头都没地方去。
说实话,2026款海豹07DM-i这个版本,带上了什么?
驰骋全场的性能、摆出明牌的油耗、进阶体验的空间。
3.4L的亏电油耗,这水平追着合资紧凑级轿车打还绰绰有余,真到了拍拍屁股开空调、拉人载货的时候,你还怕钱包挨宰?
再想想空间,主打家中有娃、日常出游,后排一躺下,大长腿都能伸展自如。
价格上把门槛放低,把配置拉高。
一方面考虑到刚需家庭,另一方面把“科技平权”推进一步。
有没有点进步主义的味道?
别忘了,比亚迪这一刀切式降维打击,让其他混动厂商怎么活?
是提配置还是降价格,这可就不是一句“卷”能盖住的。
有个说法现在网上流行——“不怕同级有对手,就怕比亚迪来搅局”。
为什么?
就是它敢拿黑科技站在你家小区楼下招手,十几万的预算,逼得身边人都跃跃欲试。
当然,光有赛道、光有新车,全民嗨起来还得看真本事。
你说全地形赛车场这个事儿,不单纯是噱头。
它可是把各种极端地貌模拟拉到家门口。
不管是冲沙、涉水、高坡起步这些画面,你以为拍广告用的,其实厂家全是态度:我们敢于用这样激进的场景测试产品,而新车上市就等于向外界宣告,比亚迪能顶得上各种户外极限体验。
而且你发现没,车圈就是喜欢玩“极限挑战”。
以前都是拍宣传片,动辄“极地测试、北域雪原”,你看看现在,人家可以直接拉你下场——到全地形赛车场去比个真。
这下热爱越野、玩户外、注重体验的年轻人和家庭型用户,谁还按捺得住?
新车、赛道、极限体验,三位一体。
原本以为,这是高端品牌才能玩的,把门票一狠甩在大众面前,变成了“你想试,咱就给你来一场”。
消费升级这一大趋势,你我都听得耳朵起茧子。
但现在厂商们比拼的不止是谁给脸上贴更多的高科技标签,而是能不能在保证体验的前提下,把价格门槛打下来,把交付做快,让用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去尝鲜、去玩票,甚至天天用。
所以,每次新车发布只是表面功夫,哪家能“卷”到用户满意才是核心。
就比如2026款比亚迪海豹07DM-i,19.58万的顶配,堆满“天神之眼”B激光雷达,直接上了准L2级别的辅助驾驶。
你说这价格,跟上代纯电、同级别混动比,已经全面拉低科技门槛。
你可能会嘀咕一句:“便宜有好货吗?”
但数据给你打脸,那今年1-7月现款07DM-i都能跑出20,545台销量。
新车升级后这架势,只要市场不是脑袋发热,妥妥还能冲一波。
说白了,比亚迪这步算账,明着告诉大家:我可以用高端配置+亲民价格,双管齐下,抢占主流市场。
就好像球鞋圈有句话:“当所有人都穿同一双鞋时,你还能认出球星吗?”
现在新势力、新能源混动圈子就剩一个预判:当十几万级别的车型都能标配激光雷达、智能驾驶,BBA、日系品牌以前吹的那些高端调性、价格高地,还守得住吗?
你说卷,市场从不缺参与者,缺的是“拿真金白银换体验感”的那个人。
比亚迪敢这么卖,敢在自家赛车场上正面硬刚,又敢带头放下身段走进更多家庭——这姿态,跟以前高高在上的合资不一样。
讲真,“黑科技下放”不仅关系着一款新车的命运,更让人有点想象空间:
假如每个品牌都像这样,靠技术创新和价格战一起加码,那未来五年谁还会为“智能驾驶”买单价数倍的溢价?
对咱们这些普通消费者来说,只有一个词形容那就是:“赚”。
不过,你要说这个市场全是惊喜也不现实。
厂商玩的“价格战”,终极归宿还是比拼产品力。
智能驾驶这东西到底实战表现如何,得真停电、真堵车、真遇到鬼天气才晓得。
比亚迪敢于公开测试,用户有机会现场试用,这种操作至少诚意加分不少。
城市家庭、郊野越野、节能通勤,一车打包三种需求,到头来能不能如愿,还要看后续市场反馈和用户体验。
再说,新一代海豹07DM-i不会只靠技术噱头撑市,可以预见将推动智能驾驶更下沉,倒逼整个混动领域迎来“降维互卷”的格局。
说句玩笑话,混动新老品牌们如今睡觉都得开一只眼盯着比亚迪。
回头梳理整个事件,比亚迪以创新赛车场打破圈层,把新车首秀直接与极限体验绑定,让用户亲测科技实力。
07DM-i升级激光雷达和智能驾驶,13.98万的起售价挑翻行业天花板;现款销量在20,000台+,新车蓄势待发——一场新能源汽车、混动轿车市场的新风暴,俨然正在酝酿。
未来行情该怎么看?
科技门槛这么低,价格这么疏阔,体验又有保障,只有两个选项:
么得,买它!
又或者,且看后面谁还能卷出新花样。
那么,说到这里,不妨听听你们身边,或者你自己,会为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混动低油耗”买单吗?
欢迎评论区贴出你的看法,一起聊聊“卷王”比亚迪的下一个对手会是谁?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