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

奔驰最近在上海搞了个新玩意儿,叫Vision Iconic概念车。

就这么个事儿,平平无奇。

但你要知道,当一个浓眉大眼的老同志,突然开始学着画烟熏妆、穿破洞裤的时候,事情就变得魔幻起来了。

奔驰,就是那个老同志。

而这个亮瞎人眼的前脸,就是它的烟熏妆。

讲真,奔驰这次是彻底不装了,摊牌了。

过去几十年,奔驰S级的核心是什么?是发动机,是底盘,是空气悬挂,是那种“虽然我不说,但老子就是地表最强”的工程学自信。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现在呢?是灯。

一个硕大无比、能发光、还能变换图案的盾形格栅,一个同样能发光的立标,大灯里再塞俩三叉星徽。

生怕黑夜里别人不知道这是台奔驰,最好是开过去之后,方圆五百米的人眼睛都短暂失明,然后脑子里只剩下那个标。

这是什么?

这不是造车,这是在造移动神龛,是给品牌信仰的一次物理开光。

三体人看了都以为是自家舰队的信号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你以为奔驰在设计汽车?不,它是在设计一种社交货币,一种能够在夜晚的停车场里自动完成鄙视链排序的终极法宝。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奔驰悟了,或者说,是被打醒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喝着咖啡、聊着历史就能卖车的时代了。

这是一个修仙的时代,你死我活,黑暗森林。

当国产新势力们拿着冰箱彩电大沙发,把车内变成KTV,把车外变成灯光秀,用“遥遥领先”把你的技术优势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你怎么办?

你跟他们卷配置?你一台S级的价格,人家能给你配个移动的IMAX影院外加一个米其林厨子。

你跟他们卷智能?人家的车机都能玩3A大作了,你的车机还在研究怎么把收音机调明白。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掀桌子。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奔驰现在做的,就是掀桌子。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它不跟你聊技术了,不跟你聊参数了,它开始聊玄学。

什么叫豪华?一个会发光的标,就叫豪华。

什么叫传承?一百多年前W111的造型,通上电,就叫传承。

它在用一种近乎行为艺术的方式告诉你: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不是不会,是我不屑。我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我是奔驰。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而现在,我让这个核心竞争力,亮起来。

就问你怕不怕?

这套逻辑,你别说,还真TM是天才想出来的。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因为奔驰非常清楚,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底盘异响,他说那是机械的轰鸣;会买理想的人,就是喜欢那个家,你跟他说技术老旧,他说我舒服就行。

同理,会买奔驰S级的人,他们买的也不是一个交通工具。

他们买的是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一种“我到了这个位置”的自我确认。

那么,如何让这个符号更值钱?

加大加大加大。

发光发光发光。

把品牌本身压缩成一块看得见、摸得着、还能闪瞎别人的压缩毛巾,在你需要的时候,瞬间膨胀,填满所有人的视野。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从物理层面直接打击到精神层面。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然后,他们还给你画了个大饼,叫L4级高度辅助驾驶系统。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这个饼画得就更骚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现在所有的自动驾驶宣传,都抱持着一种看爽文的态度。

参数很牛逼,算力很顶,激光雷达一堆。

但有什么用呢?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奔驰,在中国马路上的老头乐。

只要一个大爷骑着老头乐,以一个薛定谔的轨迹从你车头飘过,什么L4、L5,都得当场宕机,系统直接把方向盘扔给你,高喊一声“这盘我接不了,你自己看着办”。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所以奔驰说的这个L4,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老板后座遛弯儿模式”,在绝对安全、绝对封闭、绝对理想的道路上,让你体验一下未来。

但现实,永远比实验室参数要朋克一百倍。

讲真,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奔驰S的人,现在看车,第一反应不是性能,是我的腰坐进去会不会难受。可能人老了,就这点追求了。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所以,这个Vision Iconic,本质上是奔驰心态爆了之后的一次开窍。

它不再假装自己是那个西装革履的德国工程师,而是变成了一个戴着大金链子、浑身亮片的雷电法王。

它放弃了用技术讲故事的传统路径,因为那条路太卷了,卷到最后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它选择了一条更野的路:直接 PUA 它的信徒。

你看,我把你们最爱的东西,做成了灯,它会亮,它会呼吸,它就是你们的信仰图腾。

内饰那个所谓的“齐柏林”悬浮玻璃结构,翻译过来就是“水晶宝座”。

整台车,就是一个移动的教堂。

但这一切都是虚的!核心就是那个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比作修仙法宝可能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这逻辑是不是完美闭环了?

对于那些真正的信徒来说,车的性能、智能、续航,都是次要的。

核心需求只有一个:维护自己的信仰,并且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自己的信仰有多么“高级”。

而奔驰,用一个发光的LOGO,完美地满足了这个核心需求。

这不叫倒退,这叫回归本质。

至于这车未来量产版会是什么样,动力参数如何,都不重要。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重要的是,当它停在那里,那个标亮起来的时候,信徒们会自己掏钱,并且告诉所有人:

“你们懂什么,这叫艺术。”

而奔驰,会在斯图加特,一边数钱,一边感慨东方神秘的消费哲学。

德系最后的骄傲,是如何被“冰箱彩电”逼成杀马特的?-有驾

典中典。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