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首场发布会重点内容聚焦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7月30日在重庆举行的首场媒体沟通会,不仅揭开了重组后的战略新篇章,更以清晰的技术路径和全球化视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力量。这场发布会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三个品牌定位分明、技术资源深度整合、全球布局稳步推进,勾勒出一幅“新长安”的战略全景图。

一、品牌战略:精准定位,协同发力

发布会上,长安首次明确了三大子品牌的差异化定位:启源聚焦家庭出行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场景;深蓝锁定科技青年群体,强调智能体验与时尚设计;阿维塔锚定高端智能赛道,以“设计+体验”双高值重塑豪华标准。这种分工避免了品牌内耗,精准覆盖从大众到高端的用户需求。尤为关键的是,长安宣布将技术架构、供应链和数据系统三大核心资源全面打通——增程与纯电路线集中由启源承载,阿维塔与深蓝共享底盘平台。这种“技术模块化共享”模式,正是特斯拉成本控制的核心秘诀,长安正将其转化为规模化竞争的利器。

二、技术整合:硬核科技驱动效率革命

为支撑品牌协同战略,长安展示了底层技术的深度融合:

- 全域电驱平台升级:最新发布的“GI-Drive 2.0”智能电驱平台,集成293项专利技术,支持混动与纯电全场景适配。其分布式驱动架构(EDS4)效率高达96.5%,并实现原地掉头、扭矩智能分配等颠覆性功能,重新定义电动驾控体验。

- 底盘技术突破:辰致科技推出的智能底盘运动一体化解决方案,融合EMB全电线控制动、SBW线控转向及电磁悬架技术,提供全栈式操控保障。多系统冗余设计显著提升安全性与场景适应性,为高阶智驾奠定硬件基础。

中国长安首场发布会重点内容聚焦-有驾

- 能源系统革新: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突破1500公里,计划2027年量产;同步推进的超级热管理系统,通过座舱、电池、电驱一体化管理,破解低温续航痛点。

这些技术不仅降低研发冗余,更通过标准化模块加速产品迭代。例如深蓝G318越野新能源SUV凭借平台化优势,预售即突破2万台,印证了技术整合的市场号召力。

三、全球化布局:三步走战略开辟新航道

长安的“海纳百川”计划正快速落地:

- 欧洲市场纵深推进:在德国美因茨品牌发布会后,长安加速欧洲渠道建设——挪威签约Motor Gruppen分销商,德国自建全国销售公司,英国计划年内开设60家展厅。2025年将投放三大品牌8款车型,实现本土化研发与千人团队组建。

- 产能与供应链联动:马来西亚工厂8月投产,泰国新能源基地即将启动;重庆本地配套率年内目标超50%,带动电池、芯片供应商集聚,构建“全球研发+区域制造”网络。

中国长安首场发布会重点内容聚焦-有驾

- 出海模式跃迁:从“产品出海”(建成9座海外工厂)向“品牌出海”(中东非备件中心运营)进阶,最终迈向“产业出海”(墨西哥工厂选址中),形成可持续的全球化生态。

这一布局为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30%的目标打下桩基,更推动“重庆造”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走向全球。

四、未来赛道:立体出行生态加速落地

长安前瞻技术矩阵首次集中亮相:

- 智能驾驶提速:基于“北斗天枢2.0”计划,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冲刺L4级。今年10万元级车型将搭载激光雷达,侧翻抑制、蛇形转弯等创新功能陆续上车。

- 立体交通布局:飞行汽车将于年底试飞,人形机器人计划2028年下线,结合机器狗、智能外骨骼等产品,构建陆空一体化的未来出行场景。

中国长安首场发布会重点内容聚焦-有驾

- 人才与技术共振:斥资2000亿投入研发,新增万人科技团队,并通过技工学校定制培养破解新能源技师短缺难题,保障技术落地。

五、央企担当:重塑产业竞争维度

作为重组后的新央企,长安正探索“冠军培育”新模式:以“分立做强”替代“合并求大”,聚焦创新潜能释放。其“3+2+N”业务布局(动力电驱+智能底盘+热管理;智能座舱+电子电器;多元零部件),推动竞争从价格内卷转向技术较量。通过整合金融、科技、制造板块,长安将带动车规芯片、固态电池等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韧性。

---

从嘉陵江畔启航的长安巨轮,正以技术为帆、全球化为舵,驶向“五年跻身全球前十”的壮阔蓝海。当多数车企仍在多品牌迷宫中徘徊时,长安用一场发布会证明:真正的协同不是口号,而是架构共享的降本增效、技术底座的厚积薄发与全球视野的步步为营。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未来,更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竞技场赢得重量级话语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