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的摄影师最近拍到了一辆被迷彩裹得严严实实的SUV远远看去像个移动的布团仔细一瞧这轮廓分明就是下一代宝马iX1。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前脸设计居然和刚发布的全新iX3惊人地相似封闭式格栅、发光元素、还有那充满科技感的线条简直像是亲兄弟站在一起。 这下可炸了锅不少车迷开始讨论:宝马是不是打算把iX3这套“高级脸”下放给入门级车型? 如果真是这样那以前花大几十万才能享受到的设计语言现在二十多万就能拿下想想都让人激动。
要知道现在的iX1虽然也算精致跟大哥i系列比起来总感觉少了点未来感。 而这次曝光的测试车明显在往“电动化美学”靠拢。 前脸不再是传统双肾进气格栅而是彻底变成了封闭式面板中间还加入了发光条带夜间点亮时估计会像一条流动的光带贯穿整个车头。 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辨识度也让整车看起来更宽、更低趴运动气息直接拉满。 前保险杠部分也重新设计多了几个通风口不只是为了好看里面藏着自适应巡航雷达、摄像头这些智能驾驶硬件说明新车在辅助驾驶能力上也会有升级。
再往下看底盘平整度非常高几乎看不到什么凸起或裸露的管线这是典型的电动车平台特征。 即便它依旧基于UKL2平台打造宝马显然也没打算让它只是“油改电”的简单翻版。 配合低滚阻轮胎的使用空气动力学优化做得相当到位这意味着风阻系数有望进一步降低对续航提升帮助不小。 毕竟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实际续航表现哪怕不是纯电车混动车型也得把能耗控制好。
尾部的变化同样不容小觑。 尽管测试车还没装上量产尾灯从轮廓能看出灯组造型更加细长横向延展性更强可能还会加入动态流水转向灯这类配置。 参考宝马近年新车型的趋势比如XM、i7这些旗舰款尾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品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点亮视觉冲击力绝对不输任何同级对手。 后保险杠也有重新设计线条更立体层次感更强整体风格比现款圆润许多少了几分呆萌多了几分犀利。
如果说外观是吸引眼球的第一步那内饰才是真正决定用户是否买单的关键。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新一代iX1极有可能直接套用iX3那套内饰设计方案。 这意味着你进去之后看到的将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座舱中控台取消了大量物理按键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悬浮式的曲面屏集成仪表盘和中控信息娱乐系统也就是所谓的全景域iDrive界面。 这套系统已经在多款宝马新车上验证过操作流畅度和UI设计都比老款提升一大截。
方向盘也会换成最新的半圆形拨杆式设计类似特斯拉那种简洁风格保留了宝马一贯的手感调校。 空调出风口、门板饰条这些细节部位可能会采用哑光金属或环保材料既显档次又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别忘了宝马这几年一直在推“减碳”战略连座椅皮革都在用再生材料新一代iX1大概率也不会例外。
有意思的是虽然平台没换还是UKL2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停滞。 相反宝马正在通过Neue Klasse新世代架构的理念反向赋能现有产品线。 你可以理解为即便底盘没变电气化架构、软件系统、动力总成这些核心部件都在悄悄进化。 比如燃油版车型会全面普及48V轻混系统这可不是简单的噱头而是实打实能改善起步平顺性和油耗表现的技术。 很多老车主抱怨三缸发动机抖动严重有了48V电机加持后启动瞬间由电机带动发动机介入更柔和日常通勤体验会舒服很多。
插电混动版本更是重头戏。 据内部消息未来X1插混车型的综合功率将达到326马力这个数字已经接近某些高性能四驱SUV的水平。 想象一下一台紧凑型SUV百公里加速轻松进入6秒区间纯电续航还能做到80公里以上日常上下班基本不用加油周末跑个短途自驾也毫无压力。 这样的产品力别说挑战奔驰GLC PHEV了就连一些国产新势力都会感到威胁。
高配的纯电动iX1也不会弱。 双电机四驱版本系统功率预计达到313马力前后轴各有一个电机驱动扭矩分配更精准操控稳定性更强。 考虑到宝马一直以来对驾驶质感的执着哪怕是一款城市取向的电动SUV它也不会放弃“操控者之车”的标签。 底盘调校大概率会偏向运动悬挂支撑足够转向手感清晰让你在弯道里依然能找到人车沟通的乐趣。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极其重要的背景:欧洲正在推行欧7排放标准这对所有燃油车都是巨大挑战。 宝马不得不加大在高效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系统上的投入。 有意思的是连奔驰都被曝出要向宝马采购四缸发动机用于自家部分入门级车型。 这说明什么? 说明宝马在中小排量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储备依然领先。 两家德系巨头之间的这种“合作”其实是市场竞争倒逼的结果也反映出未来几年动力系统研发的成本越来越高单打独斗已经玩不转了。
在这种背景下宝马选择让iX1提前“尝鲜”iX3的设计和技术其实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策略。 一方面可以快速测试市场反应另一方面也能摊薄高端技术的研发成本。 试想一下如果只有旗舰车型才配拥有最先进的设计和功能那销量注定有限。 把这些元素下放到走量车型上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能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宝马的电动化转型成果。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做会不会拉低iX3的档次? 毕竟原本专属的设计现在变得“烂大街”。 换个角度看这恰恰说明宝马对自己的品牌信心十足。 真正的豪华不在于藏而在于普及。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上带有iX3影子的iX1时整个品牌的电动形象也就立住了。
大家怎么看? 你觉得宝马把高端设计下放到底层车型是明智之举还是自降身价? 有人说这是亲民也有人说这是透支品牌价值。 有人觉得313马力的电动iX1完全够用也有人认为应该再激进一点直接对标Model Y。 评论区早就吵翻了有人晒出自己现款iX1的用车经历吐槽后排空间小、车机卡顿;也有人表示愿意为新设计买单哪怕贵几万都值。 这场关于“设计 democratization(大众化)”的争论恐怕还会持续很久。
参考来源 · 1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