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盔都还没摘下来,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年轻车手的眼睛却亮得吓人。
他一把扯下头套,嘴里蹦出的第一句话就让围观的工程师笑了:"这破车的操控也太神了吧?"就在五分钟前,他还在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这台看似普通的摩托车,谁能想到试驾完整个人都兴奋得要跳起来。
广州从化国际赛车场的维修区里,这台银蓝色的小钢炮安静地停着,乍一看排量不大,也就250cc的主儿。可懂行的主儿凑近一看就明白,这货绝对不一般。铝合金车架亮得能当镜子照,布雷博的那套制动系统闪着寒光,阿克拉波维奇的排气管在太阳底下发着蓝光。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管它叫"小红牛",意大利血统的赛车就是这么扎眼。
要说这小红牛的来历,就得提到意大利那个叫奥华力的厂子。这帮家伙专门鼓捣给年轻人玩的小型赛车,从110cc的小不点儿一直做到现在的250cc全尺寸版本。意大利那边的小年轻都是骑着他们家的车一步步晋级,最后杀进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的主场。今年他们憋了个大招,跟意大利摩协勾搭上要搞个青少年统一组别,这小红牛就是给未来Moto3车手准备的敲门砖。
车架是意大利人手搓出来的,重量轻得像个空可乐罐,两根粗壮的铝合金大梁把整个车身撑得结结实实。发动机虽然挂着量产车的名号,可里头的主儿都知道绝对经过特殊调教,转速上去得飞快,排气声音听着就像在撕布,就知道绝对是个狠角色。最绝的是那套悬挂系统,前叉和后减震都能按照赛道特性慢慢调整,意大利工程师挠着头说这可是正经Moto3的技术下放。
前职业车手试完车下来,脸上写满了意犹未尽:"要是以前训练时候有这玩意儿,我可能少摔好多次。"这话真不是吹牛,小红牛用的是正经赛车规格的那套东西,制动卡钳是布雷博的顶级货,车把低得差点儿贴到油箱上,坐姿战斗得一塌糊涂。最神的是那套选装的滑动离合器,高速降档的时候后轮稳得像块石头,少了那种让人心惊肉跳的弹跳。
本地车手最稀罕的是小红牛的制动距离,那两张硕大的刹车盘看着就踏实。入弯前可以比平时晚个十几米才捏刹车,速度愣是压不下来。他说以前骑那些能上牌的跑车过弯,总觉得是在跟车较劲,现在这感觉根本就是在遛狗,车听话得不像话。弯道里头稍微动动身子,车立刻就能读懂车手的意思,意大利人这套人车合一的调校功夫确实有两把刷子。
那些穿着赛车服的年轻学员在围栏外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可能不知道这台车的真正分量。用教练的话说,这就是给赛车小子们准备的"科举考试专用车",谁要能骑明白这个,下一步就该收拾行李去欧洲参赛了。不过看着车身上那些进口零件的标志,就知道价格绝对美丽不到哪儿去,毕竟光是一对锻造轮圈就顶得上普通人半年工资。
夕阳西下的时候,最后一个试车的年轻人还在赛道上磨胎。每隔几圈就能看见他在大直道末端玩命地刹车,车尾微微抬起又稳稳落地,就知道这小子绝对上头了。场边的计时器跳了个惊人的数字,工作人员互相递了个眼神——又发现个好苗子。意大利那边可能想不到,他们的小红牛在中国赛道上还挺受欢迎,虽然贵是贵了点儿,可架不住这操控真叫人上瘾啊。
本文只是休闲娱乐,不会及任何商业用途,假如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