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

真正可怕的不是消费者不买油车了,而是“4s 店”都开始倒戈了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老张,一个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老司机,最近去4S店保养他的老款帕萨特,发现熟悉的“大众”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闪亮的“问界”logo。他一脸懵,问保安:“大众搬哪儿去了?”保安大叔头也不抬:“搬哪?人家自己改行卖新能源了!这年头,油车店关门都排着队呢!”老张愣在原地,心里咯噔一下:这年头,不是说油车销量下滑吗?怎么连卖车的“自家人”都扛不住,开始“叛变”了?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说真的,咱们老百姓买车,图的就是个方便、省心、售后有保障。过去,4S店就是我们买车、保养、修车的“大本营”。可现在,这看似坚不可摧的“大本营”,竟然开始大面积“倒戈”了。如果说消费者犹豫要不要买油车,还能用“再看看”、“等等降价”来安慰自己;那当这些天天和油车打交道的经销商,也纷纷摘下奔驰、宝马、奥迪的招牌,挂上问界、小鹏、蔚来的新logo时,这事儿的性质就变了。这不再是简单的“市场周期”,而是整个行业生态的“地基”在松动。你想想,当卖你车的人,都开始给你推销别的车了,你心里能不打鼓吗?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国有超过4000家传统燃油车4S店退网,总数锐减2.7%。更扎心的是,这退网的4000多家里,93%都是燃油车品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最先“缴械投降”的,不是那些我们以为会“烧钱”烧到破产的新势力,而是陪伴我们二三十年的“老伙计”们——合资品牌的经销商。这就像一个常年卖猪肉的屠夫,突然改行去卖海鲜了,你说这猪肉的行情还能好吗?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那为啥这些经销商要“背信弃义”呢?原因很简单——油车不赚钱了,甚至卖一辆亏一辆。过去,合资车靠着品牌光环,能轻松实现“终端溢价”,经销商躺着都能赚。可现在呢?“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动辄优惠五六万。就拿大众速腾来说,曾经14、15万的“顶梁柱”,现在裸车价干到11万,甚至有老款报出8.89万的“骨折价”。消费者是高兴了,可经销商呢?一台车卖出去,刨去成本,利润可能连展厅的电费都不够。这哪是卖车,简直是“慈善义卖”啊!

更坑的是,传统的油车销售模式是“厂商压库”。简单说,就是厂家先把车批量塞给经销商,经销商得自己掏钱把库存“吃”下来。旺季时,车好卖,这模式还能转得动。可现在市场冷清,车卖不动,这些压在库里的车就成了“烫手山芋”。据统计,2024年很多经销商的平均库存系数高达1.7,意味着一辆车要3-4个月才能卖出去。这期间,金融利息、仓储费、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全得经销商自己扛。一辆B级车压俩月,光成本就得吃掉几千块,最终可能真是“卖一辆,亏一辆”。你说,这生意谁还敢做?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反观新能源,人家玩的是直营或混合模式,不压库、轻资产。门店可能就一个“交车中心”,省去了大笔的场地和人力成本。像中升控股这样的大经销商,干脆“改头换面”,把原本挂着奔驰、宝马招牌的豪华店,直接“翻牌”成华为智选车的体验馆。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店直接把问界M9当维修代步车,让来修油车的车主免费开。这操作太“狠”了,简直就是“精准截胡”——客户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在体验新能源的“真香”了。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所以,真正让人心里发毛的,不是每个月销量报表上的数字起伏,而是这背后整个渠道体系的“塌方”。销量下滑,厂家还能靠降价“续命”一阵子;可当经销商这个“毛细血管”都开始集体“叛逃”,说明市场对油车的信心已经彻底崩了。你想想,再过三四年,你逛商场,看到的可能全是新能源体验馆。你想买辆油车,得开车几十公里去郊外找那家硕果仅存的4S店。到那时,问题就不再是“该不该买油车”,而是“你还能不能买到油车”。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树倒猢狲散”。当经销商这个最了解市场、最贴近消费者的群体都开始“倒戈”,这信号已经再明显不过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或许无力改变大势,但至少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油车的时代,正在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谢幕。未来,我们是否还能像今天这样,方便地选择油车?当渠道消失,选择权,真的还在我们自己手里吗?

真正可怕的不是油车卖不动,而是经销商集体转投新能源阵营-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