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变迁的浪潮中,成立二十余载的东风本田发动机剥离事件,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挣扎与迷茫,引发业界对传统燃油车产业链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
合资黄金时代的昨日余晖
东风本田发动机,这名字听着就有些年头了,打1998年那时候就成立了,是东风汽车和本田汽车各占一半股份搞起来的合资企业。想当年,中国汽车合资企业那可是迎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它也算是其中一个挺有代表性的见证者了,见证了那个时候燃油车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的日子。虽然说今年上半年,这家公司还是赚了3.71亿元的净利润,听起来不算少了,但东风汽车还是铁了心要把它给剥离出去,理由就是要加快新能源转型,毕竟它是扎根在燃油车产业链上的核心资产
燃油车市场的无情寒冬
燃油车这块一亩三分地,以前可是本田汽车传统的优势领域,在市场上那也是叱咤风云过的。可现在不一样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就像后起之秀一样,一个个都特别能打,毫不留情地挤压着燃油车的市场空间,本田的燃油车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紧巴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那边有数据摆着,今年7月份的时候,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经销商的库存系数都在2.0左右晃悠,这比行业平均水平的1.35高出了不少,库存压力大得很
新能源转型的步履蹒跚
本田自己也知道得搞新能源,不然真就跟不上趟了。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之前就透了风,说2025年本田在中国上市的新车里面,新能源车要占到80%,比上年还得增加10个百分点。可计划归计划,实际干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今年上半年,本田新能源车的销量还不到4.5万辆,在总销量里占的份额也就14%,连行业平均水平33.3%的一半都没到,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大。在智能化这块儿,今年4月本田倒是和别人合作,说要开发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但效果怎么样,现在还看不真切。
电动车型的市场滑铁卢
按说被寄予了厚望的本田S7和P7这两款车,怎么着也得撑起新能源车的销量,结果?月销量也就那样,勉勉强强维持在不到500辆的水平。可你瞅瞅人家同级别纯电SUV市场,平均月销量都已经达到5000辆以上了,这对比一下子就出来了,差距实在是不太好看。业内一些懂行的人就说了,S7和P7这两款车,说白了,既没有什么突破性的电池技术让人眼前一亮,在智能驾驶、车机交互这些现在消费者特别关心的新兴方面也没形成什么自己的特色优势,偏偏新车的初始售价还定在25万元以上,在如今中国市场这么激烈的价格战面前,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卖不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日系阵营中的掉队者
就算是和同为日系品牌的丰田、日产放一块儿比,本田中国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的表现也已经明显掉队,被甩在后面了。你看人家丰田和日产,在合资伙伴的帮助下,今年上半年就在中国先后推出了铂智3X和N7这两款打算走量的电动车型,正在抓紧抢占市场上本来就不多的空间。就拿那个铂智3X来说,今年3月上市以后,月销量就慢慢往上爬,现在已经差不多快到7000辆了,这成绩可比本田的电动车好多了。今年5月,本田汽车社长三部敏宏还宣布要调整产品规划,把2030年纯电动车的销量目标从原先的30%砍到了20%,这也从侧面说明本田在纯电领域遇到的困难不小。
全球市场的战略收缩与调整
根据本田新的计划,它打算强化混动产品战略,说要在2027年到2030年这几年里,在全球范围内推出13款全新的混动车型,目标是到2030年让混动车型的销量达到220万辆。这看起来,本田是既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中国主导的新能源汽车大市场,又害怕在纯电动产品上投入太多钱,最后落得个收效甚微甚至亏本的风险,所以想在混动这个相对熟悉的领域里再试试水。除了中国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美国这个主要消费市场的态度也变了,这也逼着本田不得不赶紧调整方向。今年年初的电子消费展(CES)上,本田还展示过一款叫Honda 0 SUV的大型纯电动原型车,可才过了短短7个月,就突然宣布中止这个项目的开发,给出的理由也挺直白,说是美国市场需求疲软,而且之前的政策红利也没了。燃油车市场不断萎缩,新能源车投入大回报又不行,这么一来,本田的总体财务处境就变得越来越艰难了。
面对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这般境遇,你觉得它未来是应该坚定加大纯电领域投入,还是继续深耕混动市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