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规矩,改起来还真不是嘴上说得轻巧。那天门口修车摊老王喝着凉茶叨咕,说今年又要折腾GB 1589的修订了。我在边上擦车,问他咋个回事。老王扯着嗓子笑:“还不是新能重卡那些又大又重的家伙,规定卡死了,电池装上去,一脚就超标。”
其实道理挺明了,新能重卡这几年换了个天地,电池就得“鼓着肚子”上路。以前几家物流公司拼200千瓦时,现如今不推个300kWh的箱子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可你电池一上秤,净增两三吨铁坨坨,车子明明设计拉三十吨货,只能拉二十七吨,车主在车友群里骂娘:“亏吨,你看还是油车有奔头。”一条物流线下来,替换纯电若没点补贴真亏啊。
对了,最近群里有人晒四轴中置轴轿运车,300度电一整箱子,趴了三十九吨,一查标准偏了三吨,属实合规难题。二舅家的小公司原来说上电卡多实惠,后来仔细一算,少拉一吨,那不是白拉?老财经一看,和燃油老伙计打价钱,干脆还不如改回去。
路上跑的重卡为啥大多都没敢换完电?讲真,换电模式在港口、矿山,还是挺香。电池派的负责装卸,司机下了车,半支烟功夫就能换块满血的。但规范一卡脖子,宽度长短都卡死,换电车型的电池仓、换电架子大了就违规,图纸画得再周正,装车一测量还得拆掉点。不然就是能塞进去,但万吨王那负载根本不敢拉。师傅骂道:“咱这叫合规?纸上谈兵!”
我倒是听厂子里销售偷偷摸摸嘀咕,现在流行把雷达和摄像头装满车头,搞什么AEB、盲区监控。找回家路口碰到邻居老贺,拍着我的车说你们这新玩意前鼻子都快成猴子脸了。感应器外摆,不纳入免尺怎么行?没地方摆的时候好多车直接改货箱,把驾驶室挤小。师傅又来一句:“弄这些花里胡哨,不还得司机受气。”
有的事儿其实全国都在讨论。听说欧洲2021年法规允许无尾气重卡多加四吨补偿,美国西海岸也是电车轴荷给补一吨多。反倒是中国出海卖电卡,老外一掂分量,发现咱们还寄着原本标,胃口小点只能退货。工程师小张在群里说,“国产车本事够,比的是敢不敢放宽标准。”
重卡智能网联也有新活。小李上回开了趟新投放的苏州段测试线,传感器多得像刺猬,ADAS一应俱全。后来拆开前杠一看,那套传感装置其实只差十公分就得外挑到灯壳外头。标准那点死线,实操根本装不下。兄弟们说这叫技术进步卡标准,单位还不是照样丢标书。
要说电动重卡,大伙儿还传着轻量化材料故事。铝合金车架据说能降足足三成自重,也没听说有哪个标准奖励。隔壁厂张大爷咂摸嘴:“铝轻是轻,就是贵——市场又不激励,我干嘛换材料费劲。”哪天技师群里聊到吉利董老板建议,以后你电池多配一度电,补偿十公斤限重——假不假还不好说,但要真落地,兴许厂商要削尖脑袋抢轻量化赛道。
新标准开调研后,整条物流线新闻倒是一桩接一桩。头几天陕西耀州区批量上了新能源重卡,有些做区域运输的看重“零碳招牌”;陕汽德龙的M3000E批量交车,听销售说那车电驱效率说到96.几个百分点,我琢磨着方向盘太新,老手心里打鼓。DeepWay深向路演换电组网,也交了五十辆电卡,配十站一条线,可惜具体路权麻烦,得看后续是不是能各地打通。
我那修车师傅,拉我一起去山西速豹黑金刚交车仪式,门槛下设了五档能量回收,说是下坡能省不少电。底置电池降低重心,在山路里上得去,下得来,不容易甩尾。我坐副驾,感觉车比老重卡安生,有点像油车,但实际满载还没真试过。
广东领程新车T9在广州下线那天,我在车友群刷到视频,说短途运输实测能耗才一点一度每公里。港口、钢厂专用,实际寿命问题却还在观望。江西那边三一重卡跟卓新物流签了战略协议,首批五十辆也全数交付,老板们合影,司机啃西瓜。
前周川西高原马尔康去成都那零碳运输试点,开了三十辆换电车,讲是国道317线未来要全部变绿。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很多标准政策再好,真正上路过一冬再说。东山下坡遇大雪,电池掉电快这事,全国都流传着小段子,“电车最怕半路冻懵头。”
有一回山西的老李托我问玉柴那头新上的乘龙牵引重载,二十辆刚交付,说发动机那头有新技术。管不管用,没准过两季,二手市场就有车流出来,到时候能捡个便宜还是亏本,就得再瞧情况。
偶尔遇上维修师傅拉家常,说标准这玩意,其实就是新老车较劲,谁能适应,谁能活下来。头几年搞不起的新技术,等标准往宽里一放,厂商、司机、技术员全都盯着可不可实操。也没人真等年底新规落地,反正拉货的生意,今天是电池,明天是新材料,过了年铁定又换玩法。原材料、进口限制、老外规律,全是修车摊茶桶边上的闲话。
有时候你真想把车开顺了,比修几条标准要难得多。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看起来啥都快,其实到了乡下物流换电点,收费桩子还断断续续坏,真遇上下雨天,感应头还时不时进水,师傅咂嘴。但久而久之,总有志在必行的人。
上周老王喝多了说,以后新能源重卡可能就真成主角,那时候搞不好再修一回标准。谁知道,谁不是盼着能多拉点货,少跑点冤枉路?反正去年底立下的规矩,今年改,明年又要添。日子就是这么碎碎的,越往前开,也就越见高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