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

去年冬天,邻居老李在小区门口说起吉利又憋了个大招,非要跟比亚迪杠上。那会儿他刚换了星舰7,说是冲着热效率去的,还拿着中汽研证书在微信群里晒——46.1%,还真挺唬人。我记得那阵子,比亚迪刚吹自己发动机热效率有46.06%,结果吉利就跟打鸡血似的直接甩出更高数值。后来听销售顺嘴一提,新款EM-i都用上了46.5%的发动机,还把这套新混动系统塞进自家几款车里。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有驾

其实插混现在谁家都卷得厉害,技术更新快到我这老用户都有点懵。去年我陪表哥试驾银河E5,他说“你看,这不就是奔着宋PLUS DM-i来的嘛”。确实,两家的产品线、定位、尺寸啥的,都能一对一地杠起来。

不过实际开下来,各有各的小九九。我自己的感受,还有群友们平时吐槽,总结出来:EM-i用的是P1+P3串并联架构,加单挡电驱变速箱。师傅修车的时候经常念叨,“多一个档位,多一点麻烦,但高速省油。”据他说,这套系统加速起来挺猛,高速巡航也稳,不像以前那些油电混合容易掉链子。而DM-i就简单点,用单电机EHS系统,没有传统变速箱,全靠电脑调动力分配。“结构越简单,后期越省心。”这是维修站张师傅挂嘴边的话。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有驾

开过两种车之后,我发现市区通勤还是DM-i舒服些。纯电模式下安静得很,发动机介入少,有时候堵车半小时基本没声音,也不用担心油耗飙升。我表姐单位离家15公里,她宋L DM-i一年下来平均才3.4升每百公里,据她自己算出来的——当然偶尔碰到冷天或者暴雨天会高一点。但要跑长途、高速,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有次我和同事去外地办事,用的是星舰7 EM-i版,一路高速120码顶着跑,到最后剩下三格电的时候切回燃油驱动,还能保持四五升每百公里。这点上确实比DM-i稳定些,因为后者馈电状态下全靠发动机直驱,有时候遇到坡道或超载,人坐满以后明显吃力些。

还有个冷门配置,是前阵子群里讨论逆变器材料时聊到的,说吉利用了SiC MOS管,比亚迪还是Si IGBT。“MOS管贵但耐造,”有懂行的人这样评价。据说MOS没有拖尾现象,小巧又损耗低,对续航提升很有帮助。不过成本也高,所以不少厂家还舍不得普及。而IGBT呢,好处就是便宜易做,但性能差距肉眼可见,只是一般人开不开太远也感受不到。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有驾

再扯点生活里的琐碎吧,我身边好几个朋友买完插混以后头几年都以为只要充够电就不用管保养,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有一次隔壁楼小刘Galaxy E5出了故障,就是因为长期忽略燃油部分维护导致积碳严重,被技师训了一顿:“你当它纯电啊?别傻!”另外维修费用方面,也分明细。销售讲过一句话,“结构复杂一点,就多花几百块”,意思是EM-i那个变挡机构将来可能需要额外检修,而DM-i这种简化设计后期少操心。如果真遇上主控板坏掉,无论哪家都是大价钱,那叫一个扎心!

驾驶风格倒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位出租司机在茶馆吹牛,说他喜欢EM‑i高速超车那种爽快劲儿,“像踩火箭”,但老婆坚持选宋PLUS DM‑i,就是图个安静、省钱、城市代步方便。他俩至今没统一意见,每次聚餐必吵一架,也是乐趣之一吧。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有驾

二手市场最近有人问起这两种车型保值率问题,其实差别不算太大,但本地流通量来看,比亚迪更容易出手一些。一位收二手车的小贩曾悄悄透露,“谁买谁知道,关键看牌子认知。”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有驾

信源主要来自RIO公众号、电驱动行业微信群,还有维修站张师傅口头禅,以及身边真实用车经历。如果真想选哪个,不如先问问自己平时怎么用:天天市区短途、省钱优先?还是经常跑长途、高速追求动力?答案早就在日常琐碎里藏好了。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体验对比与养护碎事-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