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台停产二十多年、名字听着就带点文艺范儿的本田轿跑,突然又回到市面上,还是披着个“混动”的壳子,卖三十万出头,这到底是情怀收割割韭菜,还是真有东西值得好好琢磨一下?归根结底,问题就是:这台全新Prelude值不值这个价,还给不给现在的年轻人带来点“开车的乐子”。
首先我得先问一句,“现在买个两门轿跑图啥?”在限牌限行的城市,每天堵在路上,油耗和电耗都心里打鼓;国内的年轻人,有几个不是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开跑车去上班,那不就是给同事递茶的时候再来一嘴,喝完还有个“运动仪表盘”?这年头你说“情怀值多少钱”,还真没个谱。
可是偏偏,就有不少人愿意买这种车,哪怕它前置前驱、还是个混动,你说是不是逆潮流而上?这不,在电动化大浪把所有传统牌子都拍得七零八落的时候,本田把昔日“前奏曲”开出来了,意思就是“我们还记得那群爱开车的小伙伴”。对不对味,怎么衡量?
外形上,本田这回没走老路,反而搞了个“最不像本田的本田”,前脸低趴,封闭式格栅+锐利LED灯,看着挺未来,侧面又是流线、隐藏门把手、19寸黑色轮圈,简直跟当年Prelude只沾点轮廓的关系。尾灯一看,明显是要往豪车方向靠拢,甚至被怀疑在模仿保时捷。如果说过去那种不怒自威的日系轿跑,这车就有点给人“我很酷但我不日系”的感觉。车身只有4米3,比GR86小一点,大城市里开着不像老头乐,但要拉妹子去兜风后排肯定不舒服,这种理想和现实冲突,从买车开始就给人上了一课。
你再看看内饰,一进车门,蓝白配色千鸟格座椅,头枕还有LOGO,仪表盘大屏、小屏都有,能无线连手机,前排座椅竟然带加热,后排更多是拿来放包了。科技感里夹杂点实际好用,估摸着是跟思域有不少共用,但我真怀疑,买这个车的人,真会在意屏幕多大,会不会用CarPlay,或者爽不爽。毕竟有多少小伙子买两门轿跑是为了带女朋友看电影,用屏幕连蓝牙开party?大多数人其实还是图个“有点不一样”。
聊到动力,这次大家都很关心,“混动能不能撑得起驾驶乐趣?”你仔细琢磨,它搭2.0升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总共能爆200马力,跟常见混动、甚至思域Type R底子有点像,但说到底它不是为性能党造的,而是为了“既能省油环保,又不乏驾驶趣味”。这事说起来就有点像开卷考试,大家要成绩,又得有点个人特色。新手头一次用这种模拟换挡、声浪模拟玩意,会觉得有点新鲜;老司机准会挑毛病,说你这不是装样子么,但现实是本田很清楚:“大家不能接受传统混动的寡淡无味,所以模拟加模拟,看你能不能玩出点新花样。”
至于操控,底盘用了跟思域Type R一样的前悬挂、宽轮距还有自适应阻尼,理论上前驱车能解决点扭矩转向的问题,给你多一点转向灵敏。刹车也配Brembo四活塞,前盘13.8英寸,表面看是给你性能保障。但究竟能不能开到爽,那要考试还得实际吊打马路上的小钢炮才行。好多人心里难免犯嘀咕,“本来Type R卖二十多万,凭啥你弄个混动还加一截价格,还前驱,还是双门,咋就敢跟Mustang、宝马2系杠上了?”
这就说到定价问题了,本田新Prelude在日本卖617.98万日元,折算下来人民币三十万五,比丰田GR 86硬是贵了一倍,甚至比日产Z都高。照理说,这价钱能买什么?福特Mustang、宝马2系、甚至二手保时捷Cayman都能摸一把。你明明有好多样板能选,品牌溢价、性能溢价、情怀溢价、技术溢价,你到底图啥?有几个人能为本田的“前奏曲”情怀加一万块?实际到时候,估计就有车迷愿意花这钱,买个“我喜欢”“我懂”的身份标签,但普通人只会觉得“太犯傻了吧”。
这样一款本田轿跑,是不是“真香”?其实香不香得先问自己是不是被种草了。假设你家里头车位够,钱包也够,想试点不一样的轿跑,那没问题,Prelude能满足你那点小众的浪漫。可真要追求极致性能,哪怕多花点钱,后驱永远比前驱玩得爽,Mustang有V8轰鸣,宝马2系有优雅操控,丰田86有可玩可改,这些都是更像“纯粹玩家”的选择。
话说回来,现在的车市,其实没有那么多情怀买单的人了,大家都精打细算,要么讲实用,要么讲独特。Prelude这款车,决定不是靠销量去刷存在感,更多是给你一条“你没见过的新路”,混动轿跑,真的能成为某种趋势吗?它其实是本田的一次大胆尝试:在电动化、智能化呼啸而来的当下,坚持“有趣、有个性、有驾驶感”的理念,同时还试着补足环保和日用属性。这种执着值得点赞,但也决定了它不是大众商品。
最后,说点现实。能花三十万买这台车的人,肯定不靠它解决上下班问题;也不会为性能去拼加速榜单;更多还是愿意开一台不一样、外形抢眼的车,在路上傲视群雄;夜深回家,关上门,不用解释为什么买了它,这种自在,就是车主的快乐。你说本田这回是收割情怀还是让人真香,其实答案没有标准,每个人都能自己做主——没啥可争辩,也没啥可自我安慰。
至于你说,国内到底适不适合推这样的车?答案只能说,有人喜欢,总会有市场。但本田不傻,卖这个价不会指望高销量大爆款,更多是自信地说,“我们能造有意思的车,你还愿意尝试,我们就能一直活得有劲。”换个角度,能让你在电动浪潮里遇上这种不拘一格的产品,本身就是车圈的一种幸运。
——我就问一句,你愿意为一段情怀买单,还是愿意为一份独特生活买单?对自己诚实点,选哪种都不亏。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