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款新车能让蔚来的股价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冲?8月21日全新ES8一发布,蔚来美股当天就涨了9.27%,第二天港股接着涨11.12%,美股更是直接飙了14.44%。等尘埃落定,市值一算——141亿美元,约合1009亿人民币,时隔近一年,终于把“千亿市值”的牌子重新挂了回去。
要说这全新ES8,最狠的一招就是“降价不留情”。比起上一代,起售价直接砍了近10万,不少人捏着汗:这是要打价格战,连利润都不管了?结果李斌轻飘飘一句话,直接把大家的顾虑打回去:“全新ES8的毛利率,不比二代低。”好家伙,降价还能保毛利,这成本是从哪儿“抠”出来的?
李斌倒是不藏着掖着,直接甩出了“降本三板斧”:供应链、规模效应、研发降本。之前网友还催他“学学小鹏,去管管供应链”,李斌这回也接了话茬:“供应链伙伴也得挣钱啊,人家不挣钱,这生意咋持续?”话里话外透着实在,也暗示这降本的重头戏不在这儿。
真正的“省钱大招”,其实是被大家忽略的研发降本。李斌举了俩例子,听得人眼前一亮:神玑芯片省的钱,比想象中多得多;还有900伏后电驱系统,研发成本能在好几款车型上分摊。这就像买衣服,批量定制总比单件定做便宜,蔚来这是把“共享研发”玩明白了。他还忍不住感慨,要是回到2018年,当初不一门心思啥都想做第一,定价能便宜点,也不至于前些年过得那么费劲。
不过降价近10万,老车主会不会觉得被“背刺”?李斌这话挺实在:“好多老用户都劝我,别太在乎他们的感受,蔚来先活下去才最重要。”但他也承认,上一代ES8定价确实踩了坑——当时没考虑到,40万这个高端市场主力区间,蔚来居然断了档,成本目标也定得有问题。
毕竟,蔚来之前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今年一季度,整车毛利率才10%,比理想、小鹏差了不少,归母净利润还亏了68.91亿,亏损又扩大了。也难怪从一季度开始,蔚来就搞起了“全员成本控制”,誓要把“烧钱”的标签撕下来。
好在努力没白费,二季度交付了72056辆,达成交付预期,股价从一季报后到8月22日涨了80%。现在的蔚来,张口闭口都是“成本可控”“毛利率健康”,活脱脱从之前的“烧钱选手”,变成了“算账能手”。
李斌说得对,资本市场起起伏伏很正常,但最终还是要看基本面。如今全新ES8开了个好头,蔚来能不能彻底摆脱“烧钱”标签,把千亿市值稳稳攥在手里,还得看接下来的表现。但至少现在,李斌不用再天天为钱发愁,终于能松口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