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服务区(南区)一座“超大号”高速充电站于8月18日开始运营,定位是给长途新能源车主快速补能。媒体报道,这里共有108台大功率快充桩,其中40台属于超级充电桩,单桩峰值功率可达600千瓦,官方称接近“充一秒可跑一千米”的速度。一位首批使用者许强说,他在这里充电5、6分钟后,车辆能续航约300公里。
这处站点不仅追求速度,也讲能耗平衡。建设方为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采用光伏发电、梯次储能和液冷超充等技术,车棚装机约2260千瓦峰的光伏板,并配套430千瓦时储能系统。公开资料显示,预计年均可替代约512万千瓦时电量,减排约2860吨二氧化碳。
回看来路:2005年杭千高速杭州至建德段通车时,桐庐首次有服务区。2016年起,杭州供电公司在此试点少量充电桩,随后逐步扩建,到2022年底累计为桐庐建成16台充电桩。面对节假日高峰和主线车流增长,2024年底桐庐启动改扩建,南北区停车位和充电车位大幅增加:南区本次投运为108个充电车位,北区预计年底也将上线。
影响是什么?一方面,这类超充站能明显缩短中长途充电等待时间,提升高速行程连续性;另一方面,充电速度与车型电池功率、当前电量、环境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官方口径的“5、6分钟跑300公里”属于理想工况,具体效果仍待进一步确认。杭州方面的布局也有更大棋子:截至6月底,杭州新能源车保有量约125.29万辆,公共充电设施近4.8万个,覆盖城市与高速网络的充电基础正在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方强调采用智能管理系统统一调度光伏、储能和充电桩,目的是削峰填谷、减少对电网冲击。对普通车主来说,短期能享受更快补能;长远看,这种站点能否持续高效运营,还要看使用率、电网协同和维护成本等环节的表现。北区充电站何时开通、节假日排队是否彻底缓解,这些都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点。
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