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网友的嘴,真是越来越刁钻,车机不卡不行,功能不多也不行,反应慢一秒都要被群嘲,弄得合资B级车领域都快成了“硬件鄙视链”了,你要是还在用那种点开导航要等半天的“古董机”,抱歉,连喝个奶茶位置都能被鄙视一波,不信你去汽车论坛遛一圈,痛苦经历一抓一大把,说白了,谁还愿意每天和车机斗智斗勇,能不爆粗口真的修养极好,我是受够了,我想要那种一踩油门,车机就跟上节奏的智能感,不要什么花里胡哨,只求一句“不卡”。
所以近来亚洲龙的出现算是圈粉无数,13.88万这个起步价一丢出来,舆论场有点小地震,合资B级的天生优越感和智能化的“新势力”追赶潮,这会儿终于有点正面火拼的意思,但亚洲龙到底硬不硬,主要看车机,光靠参数猛吹没啥用,还是得拿实战说话,毕竟,那一大批老牌选手,谁没被槽过两句,网友也不是没见过世面,所以我横过来一看,亚洲龙能不能在车机这块真正立起来?你问我,我肯定得扒一扒。
先说最让人上头的“芯片门槛”,合资B级车大多还在用些年纪不小的芯片,别说骁龙8155,那些“老型号”具体名字你甚至懒得查,雅阁目前用的芯片,开机有种回到2012的既视感,广告慢悠悠地漂过去,车主都快睡着,帕萨特就更离谱,滑个屏还卡成PPT,点个导航能等三秒,还得脑补外卖员都快跑远了,而这个时候,亚洲龙直接一秒钟弹出系统,画面顺滑得像摸了一层润肤乳,导航直接一键流畅,让本地帕萨特朋友忍不住开玩笑,说自己的车机就像在玩“复古小游戏”,这话听着挺有自嘲意味,却也道出合资车机那点小尴尬。
凯美瑞稍微好点,但换上骁龙8155这块“智能座舱”底子还是略弱,真说操作体验,还是亚洲龙那种干净利落,不要说硬件碾压,其实日常对比更有体感,谁还记得那种点了导航还得等车机开小差的年代,亚洲龙直接拍在这里,让同级车看得有点慌。
聊完硬件,车机交互就是下一个刺痛点,日系以前老被说“死板”,一说到车机语音交互,基本有点“老年人模式”那味,亚洲龙这波直接挺胸上来,把那些标签往垃圾桶扔,支持一次唤醒接连下指令,别说什么“只能喊一次就做一个动作”,我有朋友就拿亚洲龙来了一次“导航到国贸,空调调26度,再来一首晴天”,车机一口气全搞定,开着开着马上有种“未来科技进入我的生活”的小欣喜,这种体验,不吹不黑,真的已经超出我对合资的心理预期。
对比一下强行拉出来的雅阁和帕萨特,场面有点尴尬,雅阁你得一句句分开发号施令,帕萨特关键时刻还容易“语音迷惑”,一口四川普通话下去,车机直接回“请说普通话”,一段体验下来本地车友都快泪奔,凯美瑞的反应也还是有点慢半拍,亚洲龙则感觉像在跟你互动玩游戏,按理说日系车机一直被诟病死板,这下全被亚洲龙打碎了,不得不说,这波日系也有点弯道超车意思。
现实生活里,智能座舱不是光比跑分,也得看生态有没有跟上,车机生态是合资车长期的“灾区”,一些老款雅阁和帕萨特,根本不爱搭理CarPlay,有的能连但又老出状况,亚洲龙支持CarPlay、CarLife还有华为HiCar,苹果、安卓、华为全都无缝对接,我华为手机刚连接,微信里的定位直接全导入车机导航,没学新软件,原本的听歌APP照用,什么叫“生态兼容”,你在合资行列真不多见。
别的车要么只有基础导航,要么应用少得让人怀疑是不是买错了型号,亚洲龙这块不仅音乐、电台、导航、甚至停车支付都能直接搞定,实用性爆棚,堵车听本地有声书,比在雅阁里干坐发呆强太多,帕萨特只能听广播杂音忍着,应用生态这块,亚洲龙干脆不和新势力比花样,但也让同级说不出话来,这种实用主义,反而牢牢抓住了不少“家用党”的心。
玩归玩,说实话,亚洲龙还是有点小保守,新势力车企火力十足,各种App层出不穷,什么露营攻略、宠物社区都玩起来了,而亚洲龙更像是在做驾驶相关辅助,功能重心全在实用效率,娱乐属性相对克制些,语音交互偶尔还容易太“积极”,和朋友聊着聊着一说“导航”,系统蹭一下弹出来,很有做题型学生那种过分听话的感觉,和新势力那些自带可调节灵敏度的交互比,优化空间还是有的。
但要说“克制”是不是坏事,其实不见得,亚洲龙主打“家用B级车”,对极致娱乐没什么追求,流畅实用才是硬道理,堆太多应用最后系统卡顿,开车路上谁愿意为此烦心,亚洲龙这种“稳中有进”的策略反倒让车主更省心,毕竟家用场景你要的是可靠,谁还真想把车机玩成手机系统?开个车,车机稳定,心情就得分高。
掰着指头算,13.88万这个价,亚洲龙车机用骁龙8155芯片为底,30秒连续对话把规则玩出花,还有应用生态和多手机互联,合资阵营里那是“智能上天花板”,虽然新势力可以拿出花里胡哨的体验对标一波,可比起合资同行,亚洲龙这一把已经有点不讲道理了。如果你曾被合资车机折磨过、经常在堵车时哀嚎系统卡死的朋友,亚洲龙基本能让你体验一次“科技春天”,而且现在还有什么#亚洲龙星光探享HAPPY一夏#体验征文活动,能试还能赢大奖,谁不想薅一把羊毛呢,说真的,合资车机能有这波智能反转,从亚洲龙起步,后面各路车企要是还端着酱油瓶,估计市场竞争压力更大了。
有人可能问了,亚洲龙这类车机方案是不是“保守到头”,会不会少了点新势力的花活?我的答案很简单,家用B级车买的是沉稳、是靠谱,而不是上车要先学一遍教程再找娱乐端口,亚洲龙把稳定和实用结合到位,保守的背后是“远离崩溃”,再说,花活固然吸引眼球,卡顿了才是真心烦人,亚洲龙这波策略是聪明人的玩法。
说到体验,试驾亚洲龙之后我对日系车机的那些老观念算是“清零”了,之前总是觉得日系车机难用又死板,这次横评下来,亚洲龙绝对能把一众同级选手摁在地上大力摩擦,这不是简单的参数比拼,更多是实际用起来让人愿意日常上车,对B级车智能座舱有了新认知,谁家车机都怕被对比出弱点,这波亚洲龙表现真的“很能打”。
换句话说,合资车已经到了翻篇的关口,还在坚持老派车机的选手们,需得赶紧觉醒起来了,亚洲龙这番表现也算是敲响了警钟,不能让消费者继续用“卡帧PPT”过日子,智能座舱不只是口号,更是实际体验,是每个车主上车第一秒就能感知的东西,有人说未来咱们的车机会像手机一样随时更新,那今天亚洲龙的进步,就是这个方向迈开的一步。
看完这些,估计有些小伙伴已经按捺不住了,智能座舱的革命你觉得能给合资B级车带来什么样的未来?亚洲龙是不是你的菜?欢迎来聊聊你理想中的车机体验,毕竟再强的操作也要落地到用户手里,智能座舱这局,下一步又会怎么玩?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