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梗概:
时间:近期
地点:上海某豪华品牌4S店
人物:销售员、客户、经销商、技术人员
事件核心:新能源车销售人员推销长续航增程车型的现象
事件经过:
1. 销售员发现大部分客户对长续航车型表现出强烈兴趣,尽管实际使用中并不需要。
2. 数据显示,70%增程车主实际日均行驶不足80公里,但CLTC续航超400公里版本销量占比高达63%。
3. 政策因素影响购车决策,如上海客户为获得绿牌而选择长续航版本。
4. 销售员因推销长续航版本获得更高提成,但面临客户因电池衰减问题维权的风险。
5. 经销商面临库存压力,被迫捆绑进货长续航车型。
6. 行业技术发展推动续航竞赛,但实际使用中可能带来负面效果,如油耗增加。
7. 部分客户在了解实际情况后,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的低续航版本。
8. 销售员开始反思长续航车型的适用性,建议普通家庭选择200-300公里续航版本。
---
全新原创文章:
"这款增程车纯电续航450公里,市区通勤一个月都不用加油!"这句话我每天要重复二十遍,但每次说出口时,心里都在打鼓。作为一名新能源车销售,我太清楚长续航车型背后的故事了。
上周,一对年轻夫妇走进店里。丈夫一眼就相中了那款纯电续航310公里的顶配车型,尽管妻子每天的通勤距离只有15公里。"万一周末想去周边游呢?"这个"万一"最终让他们多掏了6.8万。可数据显示,70%的增程车主实际日均行驶距离不到80公里。
政策因素也在推波助澜。有位上海客户本来只想买200公里续航的基础版,听说纯电续航超过150公里就能拿绿牌,立刻改订了450公里顶配。讽刺的是,他住的小区根本没有充电桩,那块大电池永远靠增程器充电。
作为销售,我们确实更愿意推荐长续航版本。厂家给的提成比基础版高50%,这周我靠推销66kWh电池包的车型拿了1.2万奖金。但上个月有位企业主来维权,他花72万买的增程车,电池衰减后高速油耗飙到9L/100km,质问我为什么不说清馈电短板。
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现在66kWh电池包比三年前40kWh的还便宜,厂家就逼着我们捆绑进货。库存里20台长续航版压着800万资金,老板天天在晨会上拍桌子:"谁再卖低配就滚去擦展车!"
行业技术竞赛更是火上浇油。有款新车用40.2度电池做到302公里续航,另一款即将上市的车型更是冲到430公里。但技术员私下告诉我,这些车馈电状态比老款多背了200kg电池,油耗反而增加15%。
参数对比更让人哭笑不得。某款增程车的66kWh电池已经超过特斯拉Model 3的62.5kWh,但前者标称电耗17kWh/100km,后者仅13kWh。论坛上有车主晒出长续航版两年电池衰减21%的工单,换电报价够加五年油。
上季度我们店长续航版投诉率是标准版的2.3倍,主要问题都出在电池衰减后的体验崩塌。现在我学会了先问客户:"您去年跑过几次长途?"有位大学教授听完我的解释,最终选了200公里续航的车型省下9万,上周还介绍同事来找我。
当增程车的电池容量逼近纯电,我们是否忘了它本应是"没有充电焦虑的电动车"?建议普通家庭选择200-300公里续航版本,足够覆盖90%日常场景。记住:更大的电池意味着更重的车身、更高的故障率,以及销售顾问眼里更丰厚的提成。
有时候,最贵的选择未必是最适合的选择。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