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五菱缤果再开比亚迪海鸥,车主说出了心里话:两车差距很明显
“油车加不起,电车不敢买”,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扎心?可它偏偏就是咱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开了十几年的油车,每次加油看着数字往上蹦,心都在滴血,几百块就这么没了,你说肉不肉疼?这时候,朋友一句“我那纯电动车,一公里不到一毛钱”就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我固守油车的执念。省钱啊!这俩字对上有老下有小、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家庭来说,简直是致命的诱惑。于是,换车计划提上日程,预算卡在10万块以内,目标锁定在小型纯电车市场。老婆拍板要上新能源,我这老司机还想念着油门的轰鸣,但钱包的抗议声更大。一番研究,五菱缤果和比亚迪海鸥成了我们试驾的首选。这两款车,一个主打精致可爱,一个强调科技实用,开过之后,我心里的那杆秤,可真是有了明显的倾斜。
先说说第一印象,也就是“颜值即正义”这事儿。老婆第一眼就爱上了五菱缤果,我也不得不承认,这车确实拿捏住了“萌系”审美。圆润的车身线条,像颗饱满的“水蜜桃”,车头大灯圆圆的,跟小兔子似的,再加上双色车身,停在路边回头率不低。内饰也是走的温馨路线,马卡龙配色,圆形空调出风口,还有那个“面包圈”造型的副驾把手,细节处透着小心机,老婆直呼“这内饰太戳我了”。反观比亚迪海鸥,第一眼给我的感觉是“战斗气息”十足。低趴的车头,犀利的线条,尤其是那贯穿式尾灯,点亮后辨识度极高,整体姿态有种蓄势待发的动感,可能更对年轻小伙子或者追求运动感的车主胃口。所以,单论外观内饰,缤果赢在“颜值党”和“小姐姐”的心坎上,海鸥则胜在“运动风”和“技术流”的偏好里。但车是用来开的,不是只用来欣赏的,接下来的体验,才真正见分晓。
咱们把车开起来,感受感受。先聊聊空间,毕竟咱家不是光一个人开。数据上,缤果长了20多厘米,轴距也多了60毫米,理论上空间应该更宽敞。实际体验下来,确实如此。后排坐两个成年人,虽然谈不上多宽敞,但腿部空间比海鸥确实要多出一拳左右,短途出行还能接受。海鸥的后排,我这种1米75的个子坐进去,膝盖顶着前排座椅,时间一长就有点“局促”。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级别的小车,后排本就不是强项,“买菜车”的后排,能应急就不错了,指望它当“移动大沙发”?那还是洗洗睡吧。所以空间上,缤果小胜一筹,但优势在日常使用中并不算决定性因素。
真正的“鸿沟”,出现在配置和安全上。同价位下,海鸥的配置简直可以用“豪华”来形容,而缤果就显得有点“抠门”了。你敢信吗?海鸥标配副驾驶安全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ESP车身稳定系统、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甚至连对外放电功能都有!而缤果呢?同价位版本,副驾安全气囊?没有!ESP?没有!自动驻车?没有!这些在如今看来几乎是“汽车底线”的配置,缤果为了把价格压下来,愣是给砍掉了。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宏光MINIEV,便宜是便宜,但安全性确实让人捏把汗。有网友调侃:“五菱的口号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但这次人民需要的安全,五菱好像给忘了。” 这话听着刺耳,但细想却有几分道理。花几万块买个代步工具没问题,但七八万的车还玩“减配大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海鸥这边,虽然卤素大灯和后排没空调出风口是硬伤,但核心的主被动安全配置拉满了,这钱花得让人心里踏实。
最后聊聊驾驶感受。动力方面,两款车在市区代步都绰绰有余,电车的特性就是起步快,轻巧灵活,堵车时超个车毫不费力。但上了高速,差距就暴露了。试驾缤果时,速度刚过90km/h,动力就开始“疲软”,再踩电门,感觉车子在“唉声叹气”,超车时自信心严重不足。跑到106km/h,系统就开始“温柔”地提醒你该减速了。而海鸥的表现就好很多,110km/h以上才感觉动力储备见底,这对于偶尔需要跑个城际的用户来说,无疑更安心。续航方面,两者标称差距不大,实际使用都在250公里左右,满足日常通勤完全没问题。但海鸥搭载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电池安全性和技术底蕴上,确实让人更有信心,虽然在小车上优势不那么明显,但心理层面的加分是实实在在的。
开了这两款车,我心里的天平彻底倒向了海鸥。缤果赢在了第一眼的“心动”,海鸥则赢在了长久相处的“心安”。颜值、空间是加分项,但安全、配置、高速性能这些关乎用车品质和安全的核心要素,才是决定一辆车值不值得买的“硬通货”。10万以内的纯电车,本就不是为长途高速设计的,但海鸥在有限的预算内,把能给的都给了,尤其是安全配置,没在“底线”上打擦边球,这份诚意,值得点赞。而缤果,更像是一个“精致的花瓶”,好看,但经不起细看和深究。那么问题来了,当“省钱”和“安全”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选择?是为了一时的低价和颜值买单,还是愿意为更全面的保障多花一点钱? 这或许是每个准备踏入新能源世界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