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 “找不到、易损坏”!汽车门把手安全新规来了!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上别人车的时候,在车门那里摸索半天才找到门把手?我就有过。现在很多车,特别是新能源的,都为了追求外观简洁和科技感,把门把手做成隐藏式的。

告别 “找不到、易损坏”!汽车门把手安全新规来了!-有驾
图片来源网络

好看是真好看,但用起来,问题也不少。

一方面就是前面说到的“找不到”。这放在平时也就是尴尬一下,但要是遇到紧急情况,人在慌乱中很难快速开门逃生。

另一方面是“容易坏”。这个在北方冬天出现的比较多,因为他们那的温度低,会导致门把手被冻住,弹不出来。有数据显示,2024年冬天,哈尔滨某4S店接到的门把手冻结维修案例,比前一年涨了65%!维修费更是传统门把手的35倍。

好在工信部出手了!5月8号,他们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就是针对这些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告别 “找不到、易损坏”!汽车门把手安全新规来了!-有驾
图片来源网络

那新规到底规定了啥?

(1)安全冗余设计:要求车企必须给车门配备独立的机械解锁装置,比如红色拉索、荧光拉环等。就算车辆完全断电,这个装置也要能承受200牛顿的拉力,保证人在30秒内能手动开门。碰撞之后,备用电源还得维持门锁供电至少3分钟,不能全车“瘫痪”。

(2)标识清晰统一:隐藏式/应急门把手必须用ISO标准的荧光橙色做标识,尺寸不小于3cm×5cm,保证夜间20米外都能看清。还统一了“逃生箭头”符号,再也不会出现标识太小、位置太隐蔽的问题。

(3)结构强度升级:门把手的抗拉强度从原来的150牛顿提高到300牛顿,还新增了时速50公里下的动态碰撞测试。简单来说,就是用力去拉门把手也不怕坏。另外,电动车门把手必须加装压力传感器,遇到阻力会自动回弹,闭合速度也不能超过5毫米/秒,这就减少了夹手的可能。

告别 “找不到、易损坏”!汽车门把手安全新规来了!-有驾
图片来源网络

新规一出有什么影响?

对车企来说,得根据新规去调整设计。据说差不多30%的新能源车型得改款。供应链也会变。比如3D热成型门环、碳纤维增强尼龙这些新材料需求会大涨,荧光涂层的订单量预计要翻两倍!

消费者这边,大多数人还是举双手赞成。毕竟安全第一位,门把手再酷,如果没法顺利打开也没用。有不少车主还建议,在车机系统中增加应急引导功能,比如启动时播放动画演示紧急开门方法,事故发生时提供语音提示。尤其对北方用户来说,冬天门把手冻住的问题也能缓解不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