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价格暴跌,奔驰宝马大降价,SUV市场疯狂内卷

最近打算去买车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一个让人有点看不懂的现象。

走进汽车城或者打开各种看车软件,你会感觉整个燃油车市场好像突然进入了一种“大甩卖”模式,尤其是那些我们平时觉得挺贵的合资品牌,甚至是豪华品牌的SUV,降价的幅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燃油车价格暴跌,奔驰宝马大降价,SUV市场疯狂内卷-有驾

以前那些价格坚挺、甚至还要加价才能买到的车,怎么一下子就变得这么“亲民”了?

这背后到底是车企的良心发现,还是另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

咱们先从最吸引眼球的豪华品牌说起。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品牌,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种身份和面子。

去4S店看车,销售顾问跟你聊的都是品牌百年传承、德系精湛工艺,价格上能给你优惠个万儿八千,再送一套脚垫和车窗膜,那都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就拿最近一些汽车平台统计的数据来看,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比如奔驰的GLB,一款挂着三叉星徽的豪华SUV,最高优惠额度竟然达到了十五万还多。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燃油车价格暴跌,奔驰宝马大降价,SUV市场疯狂内卷-有驾

这省下来的钱,差不多都够再买一辆品质很不错的国产家用轿车了。

旁边的宝马X1也不甘示弱,优惠幅度同样惊人,最高能降下十四万多,算下来折扣率高得吓人,几乎快要接近半价了。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以硬派和尊贵形象示人的路虎,旗下的揽胜星脉,一款光听名字就感觉身价不菲的车型,降价更是狠,最高能降二十八万多,将近三十万的优惠,这已经不能简单地用“打折”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在“清仓甩卖”。

还有大家熟悉的二线豪华品牌,比如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XC60,优惠下来也能省下将近十五万;一向标榜美式豪华的凯迪拉克XT5,降价幅度也相当可观。

就连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上一向高傲、以“工匠精神”自居,甚至需要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也终于放下了身段。

旗下的UX和NX两款热门SUV,也分别出现了七八万甚至九万的降价。

整个豪华车阵营,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样,集体加入了这场降价的狂欢,用实实在在的现金优惠,来换取消费者的回头。

如果说豪华品牌的降价让人感到震惊,那么占据市场主流的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的降价,则更像是一场贴身肉搏战,关系到更多普通家庭的购车选择。

燃油车价格暴跌,奔驰宝马大降价,SUV市场疯狂内卷-有驾

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些“老牌劲旅”,日子也开始变得不好过。

比如大众途观L,想当年也是市场上的明星车型,很多人买它都得排队,现在优惠下来也能便宜六七万。

还有日系车里的常青树,本田的CR-V和冠道、日产的逍客,这些都是在中国市场打拼多年,积累了大量口碑的热门车,现在的降价幅度也普遍达到了三成左右,优惠个四万到八万不等,都是很常见的情况。

更夸张的是丰田的锋兰达,作为一款新车型,价格竟然直接跌破了十万的门槛,这让很多原本预算只够买小型SUV的消费者,突然发现自己踮踮脚就能够到一台主流的合资品牌紧凑型SUV了。

面对合资品牌的猛烈攻势,我们的国产品牌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

曾经连续多年蝉联SUV销量冠军的哈弗H6,以及它的老对手长安CS75,也都给出了三四万的优惠。

虽然从优惠的绝对金额上看,可能没有那些动辄十几二十万的豪华品牌那么吓人,但考虑到它们本身就不高的定价,这个降幅已经非常有诚意了。

像红旗HS3、奇瑞瑞虎8这些定位更高一些的国产车型,也加入了降价的行列。

它们在保持自身配置丰富、性价比高的优势基础上,再用价格优惠来吸引消费者,对于那些预算相对紧张,但又希望获得更好用车体验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范围、大力度的燃油车降价潮呢?

燃油车价格暴跌,奔驰宝马大降价,SUV市场疯狂内卷-有驾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归根结底,就是受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冲击。

这股力量,主要来自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品牌。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冲击。

首先,是产品体验上的革新。

你花三十万买一台传统的燃油豪华车,坐进车里,可能看到的还是一个尺寸不大的中控屏幕,配上一堆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键,车机系统用起来可能还不太流畅。

但如果你用同样的钱去买一台我们国产的新能源车,迎接你的很可能是超大的智能屏幕,反应迅速、能听懂你说话的语音助手,甚至还有各种舒适性配置。

这种感觉,就像你习惯了用老式的按键手机,突然换上了一台最新的智能手机,那种科技感和便利性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是用车成本上的巨大差异。

开燃油车,现在加满一箱油动辄几百块,算下来每公里的花费可能要七八毛甚至更高。

燃油车价格暴跌,奔驰宝马大降价,SUV市场疯狂内卷-有驾

而开电动车,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利用晚上的低谷电价充电,每公里的成本可能还不到一毛钱。

一年下来,光是能源费用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再加上电动车保养项目少,省去了换机油、换滤芯这些常规操作,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笔经济账非常有吸引力。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新能源品牌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好车”,什么是“豪华车”。

过去,我们觉得真皮座椅、木纹内饰、发动机的轰鸣声才是豪华的象征。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认为领先的智能科技、聪明的自动驾驶辅助、无微不至的人性化关怀,才是新时代的豪华。

当一些国产新能源车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出色的智能化体验,每个月能卖出几万台的时候,那些传统燃油车所标榜的“机械素质”和“品牌历史”,在消费者眼里的分量就自然而然地变轻了。

所以,这场看似混乱的燃油车价格大战,其实是市场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这并不是车企们心血来潮的营销活动,而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的背景下,一次被动的、也是必需的战略调整。

它们大幅降价,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清理手头积压的燃油车库存,缓解巨大的资金压力,为自己向电动化转型争取宝贵的时间和资源。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在这场由中国力量引领的变革浪潮中,即便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汽车巨头,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调整姿态,以适应这个正在被彻底改变的时代。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在燃油车领域,确实迎来了难得的购车好时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