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又整活了,搞了个长续航版,15.98万起。
讲真,这事儿的核心不是比亚迪又给了你什么,而是它打算不让对手活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直接往人家饭锅里扔压缩毛巾,进去就发胀,撑死所有人。以前的战争还讲究个闪电战、穿插迂回,现在比亚迪直接不装了,摊牌了,它选择的战术是,把整个战场都给核平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不存在。
你看,那个所谓的“用户导向”的技术开发,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对吧?什么用户怕安全,就搞刀片电池;用户嫌油耗高,就搞DM-i;用户怕续航短,就给你干到245公里纯电。这套说辞,写在PPT里,那是相当的政治正确。
但你用脚指头想想,这真的是为了用户吗?是,也不是。这更像是修仙小说里的情节,你看到对家宗门的修士们普遍还在用飞剑赶路,一天最多飞三百里,你就直接掏出了一个可以折叠的任意门,告诉他们这玩意儿我家弟子人手一个,出门买菜都用它。你这么做,真的是为了让你家弟子买菜方便吗?不,你是为了让对家宗门的修士们看到你的任意门之后,道心直接崩溃,连夜叛逃,或者干脆走火入魔。
汉DM-i这个245公里的纯电续航,就问你怕不怕?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插混B级车,纯电续航普遍在120到180公里,大家本来相安无事,你卖你的,我卖我的,都假装自己是新能源,但偶尔还得去加油站闻闻汽油味,找找过去的感觉。结果比亚迪这个雷电法王直接把标准线拉到了245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之前所有标榜自己纯电续航长的选手,瞬间都变成了“短续航”。你刚跟客户吹完我们车纯电能跑180公里,一周充两次电就够了,结果人家回头一看比亚迪,嘿,一周都不用充电。
这就叫掀桌子。最好的防守不是进攻,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更坏的是,它在掀桌子的同时,还告诉你,我们家的饭菜不仅量大,而且比你家便宜。汉DM-i长续航版,起步价15.98万。这个价格,在几年前,你只能买到一个合资B级燃油车的丐版,车窗可能都得手摇的那种。现在,比亚迪用同样的价格,给你一个能纯电跑245公里的插混,还带一大堆智能配置。这种感觉,就像你拿着诺基亚的预算,结果买回来一个iPhone 16 Pro Max Plus Ultra,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至于那个汉EV长续航版,百公里电耗10.6度,比特斯拉Model 3还低。这就属于杀人诛心了。特斯拉是什么?那是电车界的“玄学”图腾,是很多人心中的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不在乎什么内饰、公差,他们在乎的是那种“科技感”和“社区归属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比亚迪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拿着一把大锤,在你这个信仰神殿的柱子上哐哐乱砸,告诉你:“你看,你的神,好像也没有那么神。”
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特斯拉的中年人,说句实话,特斯拉的车主群体,很多时候是在为品牌光环付费。他们要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身份标签。但比亚迪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它不跟你聊玄学,不跟你谈信仰,它就跟你谈物理。我的续航比你长,电耗比你低,价格比你便宜。它用最朴素的民粹主义,去解构你的技术崇拜。
当然,比亚迪自己肯定会说这是技术普惠,是为了用户,让大家都能享受到科技的红利。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
再说说智能化,什么DiLink 100高阶座舱,什么“天神之眼”辅助驾驶。这些东西,讲真,现在各家都大同小异,你有的我也有,无非就是谁家的UI做得更“机你太美”一点。但比亚迪最骚的操作,是它敢承诺“对所有‘天神之眼’用户的泊车安全问题全面兜底”。
这是什么?这就是耍流氓,而且是穿着西装跟你耍流氓。参数不重要,技术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给你兜底。这一下子就把问题的性质改变了。其他车企还在跟你解释我的雷达有多少个,算力有多高,比亚迪直接说:“别哔哔了,出事我赔。”这种心态,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因为他们看透了,现阶段所有吹上天的自动驾驶、智能泊车,在现实世界里都面临一个终极难题,那就是“老头乐”。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的系统能识别各种车辆行人,但它能识别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比亚迪这个“兜底”承诺,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按摩,它用一种近乎“保险”的逻辑,解决了用户对“新技术不靠谱”的终极恐惧。高,实在是高。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合资品牌长期以来建立的价值体系,是品牌玄学。同样一个发动机,放在大众车上就叫“德味”,放在丰田车上就叫“可靠”,贴个奔驰标,价格就能翻倍。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标。那个标本身,就值二十万。但比亚迪正在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把这些玄学全部打回原形。它告诉你,车就是车,是一个由电池、电机、沙发、屏幕组成的工业品,它的价值应该由它的物理属性决定,而不是由一个虚无缥缈的“品牌故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楼下那家兰州拉面好像又涨价了,现在一碗牛肉面快赶上汉一天的电费了。这世界真是越来越魔幻。
所以,从初代汉撕开合资垄断的口子,到今天汉长续航版把价格战打到人家后院里,比亚迪要的根本不是什么市场份额,它要的是剥夺对手的呼吸权。它用一种不讲道理的、自爆式的打法,强行重塑了整个B级车市场的规则。加大加大加大,在配置上疯狂加大;降低降低降低,在价格上疯狂降低。
合资品牌的好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彻底的!以前它们可以舒舒服服地靠品牌溢价赚钱,现在,它们必须下场跟比亚迪这头已经杀疯了的猛兽肉搏。而肉搏战,恰恰是它们最不擅长的。
所以汉的成功逻辑是什么?不是技术,不是价格,是它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牌桌上可以没有规矩。当一个玩家开始发疯,其他人要么跟着疯,要么就只能被抬出场。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