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次宝马又放了一颗“掷地有声”的技术炸弹——2026款宝马i3上市了。作为一款纯电中型车,我和身边不少懂行的伙伴都盯了好久。这次它推出了三款不同配置的车型,价格区间仍然是35.39万到41.39万,这个定价和2025款保持一致。但这背后的玄机,可不是换个壳子那么简单。
先说续航,这点绝对是最惹眼的。本次的电池优化直接把最高纯电续航拉到了625公里。这么一听,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台车能跑多远?有位开电动车的邻居叔叔特别爱算账,他一听这个数字,拍了拍大腿,说:“哎唷,这一次续航再提升一点点,跑个短途旅行都不用特意找充电桩了呀。”从北京到天津几个小时的车程,中间不停下来充电听起来是真挺方便的。
数据不是吹出来的。两款顶配车型——eDrive40L曜夜套装和曜夜运动套装,搭载的是79.1千瓦时的电池组,而入门款的电池组也有70.2千瓦时,看过的懂车朋友都说,这配置加个高速开巡航绝对“得劲”。而且两款顶配的纯电续航从592公里提升到了625公里,这相当于比旧款多跑了小半个城市的距离。你可以打破“电车出远门不靠谱”的心理障碍了。
动力这块也挺让人上头的,虽说全系单电机后驱,入门款eDrive35L的最大功率就已经有21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到了顶配,数据直接拉到250千瓦和430牛·米,“推背感直接甭提了,谁开谁知道。”
再聊聊外观和内饰,这次真没啥翻天覆地的大改动,车身尺寸跟2025款完全一致,轴距还是2966毫米。官图里我仔细看了一圈,车漆颜色这次做得“服气”点了,全系免费选矿石白、摩天灰、海岸蓝等六种颜色。之前有人还吐槽过,要个颜色还得加钱,现在宝马干脆不那么“较劲”了。
走到车里,12.3英寸仪表屏加14.9英寸中控屏的组合依然是熟悉的味道,悬浮曲面屏设计确实科技感满满。这套第8.5代宝马操作系统,我前段时间试驾过朋友的老款,也体验过不少,导航和智能交互属实人性化。至于黑科技方面,LED自适应大灯、座椅加热、哈曼卡顿音响系统这些舒适性配置在顶配版里就不用说了,全都标配。其实这车就是奔着“豪华、智能、耐用”去的;至于对于充电是否方便,大多数车主倒表示,配套的场站建设整体越来越好,对这个2026款的续航更加有信心。
说个题外话,有个铁了心要换电车的朋友,最近就在宝马i3和特斯拉Model 3之间举棋不定。他一直吐槽Model 3的内饰短板,觉得这车就好像把所有预算全砸在了动力上,至于他特别在意的日常细节舒适度,反倒觉得宝马i3更扎实些。再往大了说,宝马更知道如何通过服务留住“老主顾”,像这次续航优化、配置完善,多少对对手有威胁。蔚来的用户可能更在意换电体验,但如果跑5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宝马就能用大容量电池说“服”一票人。
聊到销量数据,今年9月,宝马i3在国内卖了2117辆。虽然这些数字在“电车圈”里不算顶峰,但相比其他BBA品牌的纯电产品,这款车确实扛住了压力。而且宝马中国这几年对新能源的投入力度也是真不小,从早几年的混动车型,到现在直接冲刺纯电,量产车的表现还是可以看得到水花。
说道这儿,你可能要问:“这么多亮点,那它值不值这个价?”咱们再看看市场环境。35万以上档位的电动轿车,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ET5都已经抢了不少用户,这次宝马的续航和配置优化无疑是让i3更有底气去对标这两款车了。不过价格层面暂时还没有变化,这倒也可以理解,毕竟品牌定位和生产成本摆在这儿。
我个人觉得吧,这一代i3是“稳中有进”的套路,没大改但也确实在续航和体验上拉了到位。至于能不能劝得人们掏下那30多万,就看大家对宝马这个品牌、这款车的硬件提升,以及终端优惠的综合期待了。
你呢,要是考虑入手,会选择它,还是再观望一下其他对手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