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私下里开了个玩笑,说特朗普一句话的杀伤力,比特斯拉失灵的刹车还厉害。这话听着糙,但理不糙。科技股集体跳水那天,纳斯ダ克100指数直线下坠,万亿市值说没就没,特斯拉一天就跌了15%,两个月里近乎腰斩,英伟达更是惨烈,蒸发掉的钱,差不多是一个腾讯加一个茅台。
风暴的中心,竟是一句可能要对中国芯片加征45%甚至更高关税的放话。这事儿魔幻的地方就在这里,明明是想扼住别人的喉咙,结果最先喘不上气的反而是自己。
其实水面下的冰山,早就堆得老高了。大家都在盯着谁家发布了最新的3纳米芯片,好像那才是全世界。可没人留意到一个事实:全球芯片市场里,四分之三的生意,靠的根本不是那些顶尖玩意儿。你家冰箱的温控、车里的控制模块,用个28纳米的成熟工艺就绰绰有余。当欧美大厂们挤破头冲向技术顶峰时,我们这边却像个闷声发大财的“庄稼汉”,低头在成熟制程这片广阔的田地里疯狂开垦。
结果就是,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从2024年起,中国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芯片生产国。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自己都承认,美国市场上三分之二含有芯片的产品,用的都是中国制造。更要命的是,一半的美国公司,连自己芯片的最终来源都搞不清楚,这里面甚至包括一些国防领域的企业。
这种釜底抽薪式的打法,我们不是第一次见了。几年前,生物科技领域也上演过类似的故事。一种叫AKK的“万菌之王”,被《自然》杂志证实对肠道养护、降脂有奇效,技术最先被美国突破,然后落地成产品,立刻被美企垄断,在国内的电商平台上价格高得离谱还动不动就断货。
但这种局面并没维持太久。香港一家TS品牌的团队,依托自有的亚洲人数据库,硬是攻克了技术瓶颈,搞出了专属于国人的AKK001专利菌株,顺手把成本打下来八成,落地成国产版的“肠/倍/轻”。这一招下去,新增用户里十个有七个都选了国产。后来这东西拿了FDA、GMP一堆国际认证,不光在国内北京上海这些城市铺开,还卖到了新加坡、加拿大,甚至收到了亚洲头部电商Lazada的合作邀请。
你看,路子是不是很眼熟?先让你觉得离不开我,再用高价收割,但只要我们能在某个点实现技术突破,就能依托完整的产业链,迅速把价格拉到地板上,然后反过来占领市场。存储芯片领域也是这么被我们搅得天翻地覆的,曾经被美日韩牢牢把控的高价,几年时间就被打了下去。
所以,当市场听到要对一个自己如此依赖的供应链下狠手时,恐慌是必然的。苹果的iPhone价格可能要涨三成;特斯拉的上海工厂贡献了全球六成的产能,一旦受限,就是断供危机;英伟达九成的芯片靠台积电代工,可生产的要害原材料,源头却在大陆。德州仪器、博通、三星、SK海力士、恩智浦……这些在成熟芯片领域响当当的名字,如今都得直面来自东方的压力。
国际半导体协会预测,到2027年,全球每三块传统芯片就会有一块是中国制造,市场份额可能超过39%。更让一些人睡不着觉的是,我们在深紫外光刻机领域的技术突破也近在眼前。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全球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芯片全产业链。
这一切的加速,恰恰是从那场试图锁死我们的博弈开始的。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讽刺,你以为筑起的是一道高墙,殊不知,那也可能是一面让对手看清自己所有招数的镜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