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标准版Model 3也同步上线,标价3.699万美元,约26.4万人民币,比之前的版本便宜了5500美元,这个价位,特斯拉硬生生把自己往“白菜区”推,网上一堆人喊着“丐版”,说配置缩水,方向盘和后视镜要自己动手调,只有前排的座椅能加热,自动驾驶那块,连入门的Autopilot也被砍掉,只剩一个能跟车的巡航控制。
发布会现场没啥鼓噪,反倒是网友一边刷屏一边冷笑,有人自言自语:“你看,特斯拉也学会了‘捡漏’。”有人追问:“这价是不是还得往下探?”更有人直言不讳:“便宜归便宜,配置打折,值不值?”
10月7日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直接跳水,433.09美元,比前一天跌了4.45%,一夜蒸发650亿美元,凌晨两点的交易员朋友圈里全是问号,第二天反弹到438.69美元,涨幅1.29%,但五天内还是跌了6%,这不是小数目,6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630亿,够国内某造车新势力活十次。
“特斯拉是不是走到头了?”有投资人半夜失眠,刷着数据表自问自答,十二点吃泡面时还在算,Model Y和Model 3降价,能拉高销量吗,还是分流了自家高配,反而让竞品有机可乘?3万到4万美元区间,国内外新势力早就埋伏着,小米、极氪、小鹏、乐道,谁不是盯着这块肉。
时间往前推一天,国内特斯拉官网还没上新,朋友圈里流传着截图,有人算了下账:如果平价版跟北美同步降价,国产Model 3大概能到20万,Model Y大概23.5万,这个价位,小米SU7、极氪7X、小鹏P7都在附近,卷王争霸赛,局势扑朔迷离。
中国市场,2025年8月,特斯拉零售销量5.7万辆,跟去年同期比,掉了快10%,前8个月累计36.1万辆,下降6.9%,市场份额从6.5%掉到4.8%,这不是掉链子,这是掉队,有人说,特斯拉在国内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有个销售在群里喊,4月22日公司刚宣布,全系Model Y五年0利息,首付7.99万,月供低至3060元,9月1日Model 3续航830公里的版本又降到25.95万,距离上市不到一个月,这降价频率,像极了双十一抢购,消费者一边观望一边骂娘:“刚买完就降,割我韭菜?”
其实降价不是救命稻草,车企自己心里明白,卷价格换市场,换不来用户忠诚,国产品牌的产品力一天天追上来,配置高、服务好,本地化做得溜,特斯拉的光环开始褪色。
换个角度看,10月8日深夜,美国那边推送FSD 14.1,首批HW4.0硬件车主收到更新,老版本不在名单,官方说有10项功能提升,环境感知、到达选项、紧急车辆识别,特斯拉CEO反复宣传FSD升级,说这是Robotaxi的技术结晶。
中国市场,2月25日才推FSD功能,版本号还停在2024.45.32.12,主要是城市道路自动驾驶优化,马斯克提到中国公交车道复杂,监管层面也有掣肘,技术过不来,政策也得过,FSD落地没那么快。
再说回现实,2025年国庆后,新能源圈子里流传一个段子:“特斯拉要么降价,要么升级,要么两样一起上。”但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降价不再是唯一卖点,FSD也不是秒天秒地的法宝。
有特斯拉老车主私信客服:“你们这平价版啥时候上?能不能再便宜点?”客服半天没回,有人猜测,是不是还在等总部批价,还是说怕再降价,老用户投诉太多,损失控制部门要加班。
市场局势一天一变,品牌与用户的博弈,资本市场的起伏,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特斯拉2025年的中国,已不是刚进来时的蓝海,没人敢说一句“稳赢”。
这个决定看起来理性,但情绪从不买账,特斯拉能否靠降价和FSD翻盘,还是会被本土品牌反超,时间会给出答案,答案或许不会太美好,也不会太糟糕,但一定不会无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