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心里还挺感慨的——中国汽车质量委员会新上任的秘书长,是马振山。听到这名字,可能不少朋友第一反应是:“谁啊?”但你要是开过一汽-大众的车,或者关注过奇瑞捷豹路虎这几年的逆袭,那这位大哥,可真是个狠角色。

马振山这人,不搞花架子,但干的事儿都顶呱呱。当年在一汽-大众,他带着团队一年卖了200多万辆车,是国内唯一破这个数的车企。他不光卖得多,还把SUV产品线和ID.系列电动车推得风生水起,甚至早早搞起了直播卖车,比很多新势力还“新派”。后来去了奇瑞捷豹路虎,三年扭亏为盈,把一个差点“凉凉”的合资豪华品牌,硬生生拉回正轨。你说牛不牛?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可就是这么一位“销售大神”,现在却坐上了“质量委员会”的头把交椅。这事儿挺有意思,也挺有深意。一个最懂怎么把车卖出去的人,现在却在管“车到底能不能让人放心开”。这背后,是不是说明了什么?

咱们现在买车,谁不冲着“智能”两个字去?大屏、语音、辅助驾驶,一个都不能少。可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吹得天花乱坠的车,越容易“打脸”?前脚刚说“L2级辅助驾驶稳如老狗”,后脚就因为系统不靠谱,一口气召回11万多辆。这不是某一家的锅,而是整个行业的通病。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很多品牌为了抢市场,把还没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塞进车里,美其名曰“OTA升级”,说白了就是“先交半成品,后面再补课”。你花二三十万买的车,结果成了“测试版用户”,指令识别不准、导航乱飘、自动刹车抽风……这些不是段子,是真实车主天天在吐槽的“日常”。

J.D. Power的调研都说了,信息娱乐系统,是新能源车主最想“劝退”的地方。你说这车开起来是真香,可一用智能功能就上头——气得上头!更别提那些为了压成本,内饰用料缩水、隔音像纸糊、悬挂软得过个减速带都“咯吱”响的车型。质量这东西,不是靠营销话术堆出来的,而是从设计第一天就得“支棱起来”。马振山当年在奇瑞捷豹路虎就说过:“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话现在听,简直是给某些品牌“打脸”。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再看看竞品,比亚迪,那真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底子硬,销量也顶呱呱。可你去论坛逛一圈,不少车主吐槽车机卡顿、语音智障,高端车型的豪华感也总觉得差一口气。技术强,但智能化体验没完全跟上,算是“偏科生”。

再看特斯拉,辅助驾驶确实是“老咕噜棒子”级别的鼻祖,FSD虽然贵,但算法积累深厚。可内饰?那叫一个“极简到寒酸”,Model 3的车主天天喊着要升级。而且价格跟坐过山车一样,“跌冒烟了”的时候,老车主能气得蹦起来。科技先锋,但舒适性和价格策略太“任性”。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还有小鹏,智能驾驶一度“上桌第一个动筷”,城市NGP确实牛,但最近也被曝出部分车型品控不稳,车漆薄、异响多。技术激进,但品控这根弦,得时刻绷紧。

所以你看,马振山这时候上任,真不是巧合。他代表的是一种“老派”的坚持——车,首先是交通工具,安全、可靠、耐用,才是底线。你可以玩营销、搞直播、卷智能,但别忘了,消费者不是小白鼠。你今天靠“空头支票”骗来订单,明天就会被口碑反噬。

他不反对创新,但他反对“用消费者的命去试错”。他不反对低价,但他反对“靠压榨供应链和牺牲质量来换低价”。一个健康的品牌,应该靠技术、品牌和品质赚钱,而不是靠话术和套路。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现在的新势力,动不动就“重新定义”,动不动就“颠覆传统”。可马振山这样的“老派”管理者来了,就像是给狂奔的行业踩了一脚刹车:慢点,路还长着呢,别光顾着冲,忘了方向盘稳不稳。

他推动的智能驾驶可靠性验证、车联网数据安全这些新标准,听着枯燥,但每一项都关系到你我每天开车安不安全。这不是否定新势力,而是让整个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规范”。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想想看,你买车的时候,是更愿意相信一个天天在社交媒体上“拉踩友商”的品牌,还是一个默默把车做扎实、把质量管到位的品牌?一个走路摇头晃脑的“装逼利器”,和一个能陪你风里来雨里去的“可靠伙伴”,你选哪个?

马振山的履新,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汽车行业的浮躁,也照出了一条更长远的路。技术可以新,营销可以潮,但造车的初心,不能丢。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这样的转变,你觉得来得是时候吗?

从“老派”马振山上任,看“新派”车企召回风波-有驾

面对这么多“真香”又“劝退”的选择,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