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三伏天的大重庆街头,一辆老长安奔奔在路口等红灯,小贩车的音箱里还播着“长安长安,百年工匠”广告词。最近,汽车圈说变化快,7月底刚有一桩大事,说是原兵器装备集团拆分,成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从国家级央企里单拎出来,117个下属公司,不止造车,还搅和摩托、零件、销售、金融、物流一锅端。有个邻居,一直开着长安CS75,我半夜在群里逗他:“你家那车,以后是不是得改叫机器人了?”他说,“都说要变天,老朱(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微博都喊‘向新出发’了,真当新官上任呐。”
不同以往,这回央企动真格了。路都铺到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这些边角料,不光陆地,要海陆空一起凑全套。技师老李前几天在维修间炫耀:他摸过长安工程师给新车试装的自修补轮胎(能自己补小钉眼漏气),还瞧见新一代电池组里面居然塞了增程器,对这创新他直呼“歪了点路子,但比死等新能强。”长沙那群娃爱拉家常,说新央企的官号微博和视频号都换了新认证,就连公司名字改了又改,辰致、长安,跟认亲戚似的,谁也没琢磨明白他们下半年要搞哪门子业务计划。
车友群里天南海北的八卦浮上来,甚至有群友自测,说新集团砸钱投了影像识别的AI方案,号称能提前15米预警横穿大爷,和隔壁老外品牌拼智能驾驶。有人吐槽,去年在广州碰过小雨天,长安UNI-K的虚拟仪表盘开始重影,是二代芯片兼容问题,客服一直让等等,说集团马上升级新方案。铁门旁边卖烧烤的常师傅插话说,“你们那车冷门功能多,其实维修起来反倒麻烦了,电动玻璃升降这玩意拆起来比老款还费力。”他还念叨今年长江以南,路况烂,底盘调教才是关键,可央企发新品总是主推概念技术,这事没谱。
把镜头拉远一点,坊间传闻这次分家是国家在央企改革,优先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行我是看着撑起来的,国资委的人来厂里视察都说,重组后中国汽车三大央企算是板上钉钉了。业内销售私下吹牛,“以后长安这些品牌,屁股后要加上世界一流的帽子。车卖到什么中南美、非洲、大洋洲,地方路牌还没挂好先把营销方案报给总部了。”
关于工商变更那一节,有一拨师傅唠过——6月底长安汽车上报公告说股东正式改名,“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群友里有懂行的,说其实公司变来名头,跟股份比例没一毛钱关系,不管咋改,不会让你家的车突然多收年检钱。长安自己也当回事,坚称不影响治理和实际控制人,这话有点绕,不过路边修车摊铁哥们话糙理不糙:“只要不是减配、降标,品牌变了名还不是一样拉活?”顺便,新集团成立大会定在7月29号,第二天就开媒体沟通会,估计各子品牌的大管家都得交底,下半年怎么跑量,明年又怎么分羹。
到这说几个圈子外消息点:有老长安车主抱怨,老款启停功能太轻快,夏天气温高了常死机,后来才知道这批车早期缺个散热继电器,是技术升级被新集团盯出来的短板。也有二手市场说,变更集团名字后,旧款长安S系列估值微涨一丢丢,原因是新央企品牌加持,买家心理价位跟着动了。有地头蛇听说,飞行汽车项目新组里预算最高,不过师傅都私下吐槽,“飞不起来都是概念噱头,先把18岁到80岁能用的路面驾驶方案弄明白再说。”
平时公司里都说来源消息多,有央视新闻那种板报口气,亦有南财快讯和一帮财经客户端的八卦。朋友圈周末吹牛,路过厂门口又看见一辆贴着“长安汽车集团训”条幅的冷藏货车,不晓得下回搞个海陆空三栖的展示,咱这些普通车主啥时候能用上边的新花样,不如等修理铺老板喝完茶再慢慢谈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