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造MPV的逻辑:先把自己逼疯,再把对手卷死

讲真,看到比亚迪要在夏Pro这个MPV上装激光雷达,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技术进步,而是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是不是传染给了王传福。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务正业”,属于那种你妈让你去打酱油,结果你拎回来一瓶醋,还跟她说这醋能点灯,666不。

一个MPV,本质是什么?是一个移动的客厅,一个中年男人最后的庇护所,一个能让后排熊孩子和前排老母亲暂时和平共处的结界。它的核心诉求是啥?能装,舒服,省心。你现在在客厅顶上修了个瞭望塔,说能帮你躲开一百米外乱飞的板砖,就问你慌不慌?大家买MPV,图的是把一家老小从A点安全送到B点,而不是在去B点的路上体验星际穿越。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矛盾,一个堪比“修仙小说里主角明明能一剑秒了,非要跟反派聊半小时人生”的经典场景。别克GL8和大众威然,这俩老油条为什么不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因为他们太懂了。他们知道,买这车的人,大部分时间思考的不是“我的车能不能L4”,而是“我司机的驾照是不是L1的”。他们的用户,是那种经历了社会毒打后,对一切“未来科技”都抱持着朴素怀疑的中年人。你跟他讲数据闭环,他跟你讲发票抬头;你跟他讲算力冗余,他问你保养券还有没有。这就是现实。

比亚迪不装了,摊牌了,它就是要掀桌子。它看透了这个市场的本质不是存量竞争,而是黑暗森林。以前大家是在一个餐厅里吃饭,比谁家的菜好吃。现在比亚迪的逻辑是,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然后自己在废墟上卖压缩饼干。这个激光雷达,就是它扔向餐厅厨房的第一个煤气罐。它不是给用户用的,是给同行看的。意思很明确:“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一起上配置,卷死在起跑线上;要么就看着我用“科技感”把你的潜在客户都忽悠走。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比亚迪造MPV的逻辑:先把自己逼疯,再把对手卷死-有驾

真正的自动驾驶,决战之地从来不是高速公路,而是菜市场门口。我跟你说,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奥义,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而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的老头乐。那玩意儿的走位,它的行为逻辑,是三体人都无法预测的混沌武学。你那个激光雷达,能扫描三维空间,能预测轨迹,但你能预测一个大爷为了抄近路突然一个神龙摆尾横在你面前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在这种民粹解构面前,一切高大上的技术名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比亚迪造MPV的逻辑:先把自己逼疯,再把对手卷死-有驾

说到这,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年MPV的中年男人,必须得出来讲两句。对我来说,车里最智能的功能,就是能一键锁死后排车窗,防止熊孩子把吃了一半的鸡腿扔出去。上次我车里那股味儿,三个月才散干净。我最需要的智能座舱,是能在我老婆和老妈同时开始念叨我的时候,自动播放郭德纲相声。你现在给我一个激光雷达,告诉我它能在我打瞌睡的时候避免追尾。是是是,这功能很好,但问题是,我但凡有时间打瞌睡,为什么不直接把车停路边睡一觉?

比亚迪造MPV的逻辑:先把自己逼疯,再把对手卷死-有驾

再说品牌玄学这事儿。为什么那么多人认GL8?因为它早就不是一辆车了,它是一种“商务认证”,是移动的“金钟罩铁布衫”。客户看到你开GL8来接他,心里就默认你这公司“稳当”。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跟性价比无关。比亚迪想用技术破除这种信仰,就像你拿着科学报告去跟一个虔诚的信徒说他的神不存在。对方只会觉得你是个疯子,然后把你轰出去。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byd三电牛逼,他只会回你一句“哦”。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比亚迪造MPV的逻辑:先把自己逼疯,再把对手卷死-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有点刻薄了。好像比亚迪干啥都是错的。但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荒诞,你不对它刻薄,它就对你残忍。夏Pro这个车,你说它加的配置没用吧,它又实实在在地堆在那里,把同行衬托得像上个世纪的产物。你说它有用吧,纯电续航从一百八降到一百六,对于MPV这种经常要跑小长途的“压缩毛巾”来说,简直是心态爆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比亚迪造MPV的逻辑:先把自己逼疯,再把对手卷死-有驾

所以,夏Pro要上的这个激光雷达,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答案是,是,但也不是。对于绝大多数只想安安稳稳拉着家人出门的中年用户来说,这就是个屠龙之术,你花钱学了,结果发现这辈子都见不到龙,纯属浪费感情。但对于比亚迪自己,对于整个“掀桌子”的战局来说,这玩意儿就是一把扔进战场的信号枪。它不在乎这一枪能不能打中敌人,它要的就是这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看过来,让所有人都跟着它一起颠,一起卷。

因为在这个发疯的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对不对,而是疯不疯。比亚迪显然是悟了,或者说,是疯了。而疯子,有时候真的能赢。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