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赵上周喝喜酒回来,还发在群里,说五粮液那头竟然也开始搞电车了。说得神乎其神,我还以为就是酒厂跟车企联名贴个标,结果翻了几眼,是真出整车。厂里师傅打趣:“这车估计没油也能开,只要加两两白的。”不过细瞅车标,蓝底金飘带,活像酒瓶贴纸,实在憋不住乐。
我表哥做销售的,说新车底子其实是老品牌的纯电平台,还用上他们夸的麒麟电池。动力听说百公里才4点几秒,人都还没坐稳呢估计就刮过去了。听车友群里有人说,智能座舱8155芯片一上,语音“开酒柜”都能懂。反正这东西一出来,连小区王师傅下棋时候都在讨论:“喝五粮液开五粮液。”
不过别的配置也有怪的,王师傅说头一回来查前轮,发现避震跟市面常规不太一样,偏要用个自研液压结构。不懂是不是跟酒的流动学扯关系,有车主反映过小低速坑洼段车身晃得像喝多了那样,一问修理厂,师傅一边冒汗一边拿说明书翻,说厂家连数据都没发全,哪个部位用的啥材料也是猜半天。听说悬架后续还专门请了前路虎技师做微调,螺丝头倒有点英国气派,但具体效果,修车的都说:“还得跑段长路看。”
电池这块嘛,群里那老高自测续航,标称六百多公里,他说开了十天实际能到五百出头,冬天再冷点能掉到四百上下。倒是快充蛮凶,45分钟左近从20到80%,不过充电口盖设计得挺生疏,一度有消费者反映下雪天打不开,后来官方悄悄改了批次,谁发现谁觉得赚到。
那场发布会上,除了网上吵车标像酒瓶,现场其实还摆了一套品酒体验区,跟车同场放。邻居小李是搞收藏的,跟我说有内饰定制版,仪表台手套箱可以藏下一瓶五粮液,不过这一版只有VIP渠道才能选。他还说有个车主老牛去年用这车跑川西山区,路上听导航声音都是四川妹子普通话,在泥泞路上轮胎一脚踩滑,还差点走了老路。车主回来吐槽整个底盘和驱动系统对那种碎石山路适应一般,突发变道时偏软,连喝了六两都没缓过来。
日常养护有一说一,维修师傅经常说,五粮液这车估计售后不太撑得住老酒友的劲头。一是品牌跨界,服务体系几年内搞不出细活;二是零部件部分设计据说跟酒水相关工艺东拼西凑,修理厂站长都抱怨,报个配件编号还得通过酒厂后台调货。听说去年有批前大灯组卡扣跟酒瓶盒同厂做的,结果一般暴雨过后容易进雾,后来修理厂还开了瓶五粮液请工程师帮忙琢磨解决法子。
行业里还有一种冷门说法,说早在五粮液决定下场造车前,清香型某品牌其实也考虑过电车合作,后来嫌事太大就撤了。如果你去细看那些霸王条款,里面规定新车某些用户只能在特定酒业会员店保养——这在老车圈很少见。老周开了十几年奥拓就直摇头:“这事还得再琢磨琢磨。”
现如今这车开上街,倒还真见过喝酒的司机炫耀:“开酒厂出的,晚上下馆子面子大。”二手市场呢,流转没那么快,记者探店问销售,销售顺嘴说收车价格看瓶盖的新旧,谁信谁是冤大头。总之啊,这行头一回,酒香能不能一路顺风,谁也说不好。王师傅最后一句:“别想着用飘带加电,下回指不定开回家是喝了酒还是电喝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