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大涨!本田雅阁单月卖超15000台,事实证明:大降价确实有效
雅阁"硬刚"降价潮!单月卖出15792辆,这是认怂还是绝地反击?
最近刷汽车圈,有个消息炸了锅——2025年9月份,本田雅阁单月销量冲到15792台,同比增长32.6%!要知道,2024年9月雅阁销量才11816辆,今年多卖了近4000台!评论区全是"真香警告":"早知道降这么狠,半年前就该入手!""丰田凯美瑞怕不怕?"这波销量暴涨正好发生在本田宣布"终端大幅优惠"之后——部分地区雅阁综合优惠达到5万元,优惠后裸车价下探到12.98万起。当时不少人嘲讽"本田怂了",觉得合资品牌集体降价是被国产车逼急了。
但数据说话:9月份雅阁销量环比8月暴涨92%。这哪是"认怂"?分明是用降价这招"狠棋",狠狠打了那些"降价没用论"的脸!
那问题来了:雅阁降价到底降了多少?
为啥降价就能救命?
这波操作会不会逼得其他合资品牌连夜开会?
咱今天就来扒个底朝天。
降价降到什么程度?雅阁这次到底让利多狠?
先敲黑板划重点:2025年9月广汽本田雅阁销量达到15792辆,同比增长32.6%。要知道,2024年9月雅阁销量才11816辆,今年多卖了将近4000台!环比8月销量暴涨92%。当时很多人质疑:"合资车降价能有多狠?"结果看完终端实际成交价,真香警告——这钱降得,太实在了!
具体来说,这次降价力度集中在三个"狠招"。第一是终端优惠砸5万:2025款雅阁目前综合优惠力度达到5万元,在优惠后的裸车价为12.98万元起。要知道雅阁官方指导价是17.98万起,这意味着入门版本打了7.2折!顶配车型原价22.88万现在落地不到20万,比去年同期便宜了整整一辆宏光MINI的钱。当时经销商也很无奈:"厂家逼着我们清库存,不降价完不成任务。"但消费者可不管这些——能用不到13万买到B级合资车,谁还去挤A级市场?
第二是置换补贴加金融免息双管齐下。除了现金优惠,广汽本田还玩起了"组合拳"——旧车置换补贴1.5万元(任何品牌都行,哪怕是10年的老车都能抵钱),分期购车享2年0息(相当于又省了1万多利息)。算下来,如果你手里有台旧车想换购,实际到手价能比指导价便宜6-7万!有个车主在论坛晒账单:拿15年的老凯美瑞置换顶配雅阁,补贴加金融优惠后实际支付才18万出头,"这价格买雅阁,感觉赚了一个亿!"
第三是赠送豪华礼包降低使用成本。很多4S店还额外送"大礼包"——3年6次免费保养(省5000块以上)、全车原厂贴膜(省3000块以上)、行车记录仪加脚垫(省1000块以上),有的店甚至送2年商业险。虽然这些"羊毛"单看不起眼,但加起来又是小1万块。以前买雅阁是"裸车价加保险加购置税加装饰"全得自己掏,现在厂家把后续用车成本都包了,谁能不心动?
当时很多人嘲讽本田"降价降到丢了面子",觉得合资品牌集体大甩卖是被国产车逼得没办法。但数据说话:9月雅阁销量同比增长32.6%,达到15792辆——这哪是"丢面子"?分明是用价格这把"杀手锏",狠狠抢回了市场份额!毕竟在2025年的车市,消费者才不管你是不是"降价掉价",只看谁的性价比高——13万能买B级车,凭啥要花15万去买A加级?
降价背后藏着啥?本田为什么"服软"了?
可能有人要问:本田雅阁好歹是B级车"老大哥",为啥舍得降这么多钱?
难道真是被国产车打怕了?
其实这背后,藏着本田对市场的"冷静算账"。
先看大环境的残酷现实。2024年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为852269辆,较2023年同期下滑了30.94%。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少卖了近40万台车,相当于丢了整整半个丰田凯美瑞的年销量!2025年1-5月本田中国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256684辆,与去年同期的346940辆相比下滑26.01%,下滑趋势根本没刹住车。要知道,本田2020年在华销量还有162.7万辆的巅峰,现在腰斩都不止——这种"断崖式"下跌,不是小打小闹的市场波动,而是生死存亡的危机信号!
再看雅阁自己的困境。以前雅阁是B级车"销量大户",月销轻松破万,现在呢?虽然9月销量回升到15792辆,但这已经是大幅降价后的结果。对比一下竞争对手——比亚迪海豹月销稳定2万辆以上,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月销也能上万,连吉利银河L7这种新秀都能月销破万。合资燃油车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是"要么降价抢市场,要么等着被淘汰"的残酷丛林法则。
技术转型压力也很大。中国新能源车市场2025年渗透率已经突破50%(每卖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但本田的电动化转型慢得像蜗牛爬——雅阁插混版本2025年9月销量只有275辆,累计销量才3035辆,连燃油版零头都不到。消费者不傻:同样20万预算,为啥要买油耗7-8升的燃油雅阁,不买百公里亏电油耗5升的插混?本田不是不想转型,而是技术储备跟不上——没有刀片电池、没有800V快充、没有智能座舱,拿什么跟比亚迪、理想硬刚?
所以本田的算盘其实很清楚:与其死守价格"面子"让库存烂在仓库,不如降价清库存换现金流。毕竟车企怕的不是亏钱,而是没销量——没销量就没市场份额,没市场份额经销商就不愿意进货,形成恶性循环。降价虽然利润薄了,但至少能把车卖出去、把产能利用起来、把经销商信心稳住。降价还能"倒逼"消费者下单——你看9月销量环比暴涨92%,这就是"价格杀手锏"的威力!
说白了,本田这次不是"服软认怂",而是用"空间换时间"——先用降价稳住销量基本盘,给电动化转型争取喘息时间。等2026年新一代电动雅阁上市(搭载本田e\:N Architecture F平台),再靠技术升级抢回高端市场。这招虽然有点"壮士断腕"的悲壮,但在当下这个"要么变革要么死"的车市,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降价真能救命?雅阁这波操作会引发啥连锁反应?
现在问题来了:雅阁降价救了自己,会不会把整个B级车市场拖下水?
答案是——已经在拖了,而且拖得很彻底!
从价格战蔓延速度看,雅阁只是"导火索",整个合资B级车阵营已经陷入"集体降价潮"。2025款丰田凯美瑞目前终端优惠也在3-4万元左右,部分地区售价下探到14万多。有的经销商凯美瑞终端价格甚至跌破15万元——这哪是降价?简直是"跳楼甩卖"!
再看德系阵营,日子也不好过。大众迈腾、帕萨特的终端优惠也普遍在3-4万。有车主在论坛晒单:迈腾380TSI豪华版官方指导价24.99万,实际成交价不到21万,相当于打了8.4折。为啥?因为不降价根本卖不动——消费者一对比发现,同样20万出头预算,为啥要买1.4T加7速双离合的迈腾,不买2.0升混动、智能座舱拉满的比亚迪汉DM-i?
从市场格局看,这波降价潮已经形成"三杀效应"。一杀自主高端:雅阁降到13万、凯美瑞降到14万,把比亚迪海豹、吉利银河L7这些15-18万的自主B级车夹在中间。消费者心理很微妙——同样15万预算,是买"降价的合资大牌"还是"涨价的自主新秀"?虽然自主品牌智能化强,但合资品牌"品牌溢价加保值率"还是有号召力。这就逼得比亚迪、吉利也得跟着降价,否则销量守不住。
二杀自己兄弟:本田内部也"兄弟互杀"——雅阁降到13万,那英诗派怎么办(官方指导价17.99-25.59万)?凌派怎么办(官方指导价9.98-13.98万)?消费者又不傻:多花1万块从凌派升级雅阁,空间、动力、配置全面碾压,谁还买凌派?结果就是本田自己的A级车、A加级车销量也被雅阁拖累,整个产品线利润全线缩水。
三杀经销商利润:以前卖一台雅阁经销商能赚1-2万(包括加装精品、保险返点),现在终端优惠5万,厂家返点给1-2万,经销商基本就是"卖一台亏几千"。很多4S店老板在行业群里吐槽:"再这么卖下去,明年就得关门了。"但不降价又没客流,只能硬着头皮"薄利多销"——问题是"多销"效果也有限(9月雅阁销量15792台,连以前月销2万的水平都没恢复),就剩"薄利"了。
影响是打破了价格体系"潜规则"。以前汽车市场有个"默契"——合资B级车守住18-25万价格带,不跟自主品牌在15-18万"肉搏"。但雅阁降到13万、凯美瑞降到14万,等于自己把这条"防线"撕开了。一旦消费者习惯了"13万买B级车",以后想再把价格拉回20万?门都没有!这就好比你家楼下奶茶店原价30块一杯,搞活动9.9元,等你喝习惯了,它想涨回30块,你肯定不干——合资品牌现在就面临这个困境。
说白了,雅阁这波降价短期确实救了销量(9月同比增长32.6%),但长期可能是"饮鸩止渴"——市场份额抢回来了,但利润没了、品牌溢价没了、经销商信心也没了。2024年本田中国销量下滑30.94%,插混市场被比亚迪打穿,光靠降价根本挡不住新能源车的冲击。等2026年国产新能源B级车(比如小米SU7、智己L6)继续下探价格,合资燃油车还能降到哪去?10万?8万?那时候真就"怂到骨子里"了。
网友都在争什么?这些问题你也纠结吗?
雅阁降价消息一出,评论区成了"辩论大会",咱挑几个热门的问题聊聊。
问题一:"13万买雅阁,还是15万买比亚迪海豹?合资和自主到底选谁?"这问题能引战。支持雅阁的说:"合资品牌保值率高啊!雅阁三年保值率60%以上,海豹才50%,转手就亏好几万。"支持海豹的反驳:"保值率有啥用?我又不卖车!海豹零百加速3.8秒、智能座舱吊打雅阁,谁还在乎保值?"
其实这事得分场景看。如果你是3-5年换车的"短持派",确实雅阁划算——13万买、用3年卖8万,实际使用成本5万;15万买海豹、用3年卖7.5万,实际成本7.5万,多花2万多。但如果你打算开到报废,海豹明显香——电费比油费便宜一半(百公里10度电vs百公里7升油),10年能省好几万;智能辅助驾驶减少疲劳,长途出行体验碾压燃油车。
还有一点很关键:你所在城市有没有牌照限制。如果你在上海、深圳这种"拍牌难"的城市,新能源车送绿牌(省8-10万拍牌费),那海豹闭着眼选;如果你在不限牌城市,雅阁13万的价格确实很有诱惑力。
问题二:"现在13万买雅阁,会不会过俩月降到10万?越等越便宜怎么办?"这叫"降价焦虑症",很多人都有。但实话实说:汽车降价有底线的,不可能无限降。雅阁现在13万已经逼近成本价(一台B级车的研发加制造加渠道成本至少11-12万),再降经销商真得喝西北风了。
而且车这东西不像手机——你等iPhone降价,旧款用着也不影响;但车等半年,这半年你打车、租车的成本可能就好几千,还不如早买早享受。现在买还能享受置换补贴加金融免息,过俩月这些不一定还有。很多经销商的促销都是"月底冲量"性质,下个月恢复原价也说不定。
给个建议:如果你确实有刚需(比如马上要用车、旧车快报废),现在入手问题不大;如果只是"想买但不着急",可以再等等看11月或年底清库存会不会有优惠。但别抱太大期望——车市不是电商,没那么多"套路"。
问题三:"雅阁降价是不是说明合资车不行了?以后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这问题有点"阴谋论"了。合资车降价确实说明竞争压力大,但"退出中国"短期不太可能——本田2024年在华销量85.2万辆,虽然同比下滑30%以上,但这个体量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中国是全球汽车市场,任何跨国车企都不可能轻易放弃。
不过长期来看,合资燃油车的"黄金时代"确实一去不返了。汽车市场的主旋律是"电动化加智能化",谁掌握了三电技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谁就能活下去。本田、丰田如果还抱着"燃油车技术领先"的老思路不放,迟早被市场淘汰。
但话说回来,本田也不是完全躺平——它们正在加速电动化转型,比如本田e\:N系列纯电车、CR-V插混版都在陆续上市。只是转型速度确实慢了点,跟比亚迪、特斯拉比还有差距。5-10年,可能会看到"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收缩,但头部品牌(本田、丰田、大众)依然能活下来"的局面。
问题四:"买了雅阁后,后续保养维修贵不贵?会不会被4S店宰?"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隐形成本"。好消息是:雅阁的保养成本在合资B级车里算便宜的——小保养(机油加机滤)500-600元,大保养(加上空滤、空调滤)1000-1200元,比迈腾、帕萨特便宜20%-30%。而且本田发动机皮实耐用,10万公里内基本不会有大毛病。
至于"被4S店宰",这个确实存在。建议:首保必须去4S店(免费的,而且关系到质保),后续保养可以去独立维修厂。现在很多连锁养车平台(比如途虎、天猫养车)价格比4S店便宜30%-50%,质量也有保障。只要别去路边"黑店",问题不大。
还有个省钱技巧:买车时问清楚"赠送保养"的具体条款——有的店送3次、有的送6次,千万别浪费。另外,雅阁的配件通用性强,很多零件淘宝、京东都能买到原厂件,比4S店便宜一半,自己找维修厂换就行。
降价大战,谁笑到最后?
从2025年9月雅阁销量暴涨32.6%这一战就能看出:价格,依然是汽车市场有效的"杀手锏"。什么技术领先、品牌溢价,在消费者面前都不如"实打实的优惠"来得实在。本田用13万的雅阁,狠狠教育了那些"不降价装高冷"的竞品——你不降,消费者就用脚投票!
但问题也来了:降价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雅阁9月销量涨了,利润呢?品牌形象呢?经销商信心呢?这些"软实力"一旦崩了,想重建比登天还难。国产新能源车还在疯狂进化——比亚迪海豹DM-i、小米SU7、智己L6,哪个不是"性能加智能加价格"的全方位碾压?光靠降价,挡得住多久?
说到底,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技术为先"的新时代。谁能在电动化、智能化上领先一步,谁就能笑到最后。本田如果还沉浸在"燃油车VTEC天下无敌"的美梦里,等醒来可能连汤都喝不到了。降价只是"续命针",真正的"救命药"还得是技术升级!
如果你有13-20万预算买家用车,你会选"降价的合资雅阁"、"性价比的自主海豹"、还是"咬咬牙上新能源SUV"?
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都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