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DM-i续航升级滞后,王朝系列电池分配引热议

#美女#

唐DM-i的续航困局 王朝家族的电池分配哲学

看着2026款宋L DM-i带着200公里纯电续航登场,再瞥见汉DM-i的245公里版本,不少唐DM-i车主默默握紧了方向盘。同为26.6度电池,宋L DM-i标称200公里,唐DM-i却停留在175公里。这看似不公平的分配背后,是比亚迪产品线的一场精准博弈。

唐DM-i续航升级滞后,王朝系列电池分配引热议-有驾

电池容量相同,续航标称值为何存在差异?车重、电控策略、产品定位共同导演了这出戏。唐作为七座SUV,整备质量比宋L高出不少。每增加100公斤重量,续航就要打个折扣。工程师们在标定时,必须考虑真实用车场景——满载七人、开启空调、高速行驶,这些都会吃掉电量。

平台架构决定了升级空间。唐的现有平台对电池包的容纳能力已接近极限。这次升级到26.6度电,底盘已有轻微调整。若强行塞入更大电池,要么牺牲离地间隙,要么重新设计车架。这解释了为何唐DM-i的续航升级相对保守——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唐DM-i续航升级滞后,王朝系列电池分配引热议-有驾

比亚迪的产品矩阵需要差异化定位。汉主打轿车市场,需要超长续航建立技术形象;宋L面向年轻家庭,续航是核心卖点;唐作为实用型SUV,空间与多功能性才是根本。如果把所有技术优势集中在一款车上,反而会造成内部竞争。

消费者的不满其实指向更深层的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续航?200公里标称续航,日常通勤确实充裕。但考虑到衰减、低温、空调损耗,实际能用的或许就是120公里。175公里与200公里的差距,在真实世界中可能没有数字显示的那么大。

唐DM-i续航升级滞后,王朝系列电池分配引热议-有驾

唐DM-i车主不必过于失落。这次小幅升级更像是过渡方案,2026年的大改款才是重头戏。全新的平台、更合理的电池布局、更高效的电控系统,都在研发路上。当下的“不公平”,恰恰预示着未来更彻底的革新。

唐DM-i续航升级滞后,王朝系列电池分配引热议-有驾

电池技术的进步从未停止。能量密度每年提升5%-8%,电耗每年优化2%-3%。今天的175公里,两年后可能就是220公里。耐心点,好戏还在后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