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句回复,点燃了国内皮卡市场的战火,“比亚迪新能源皮卡SHARK已进入规划阶段,将适时推向国内市场。 ”
这款基于DMO平台打造、百公里加速仅5.7秒的混动皮卡,显然瞄准了长城汽车盘踞多年的“皮卡王座”。
一、长城一家独大,出口与新能源正在改写规则
长城汽车在国内皮卡市场的地位堪称“统治级”:2025年1-7月,其皮卡销量达11万辆,占据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内销份额近50%,与江铃、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形成“一超三强”格局。
市场增长的逻辑正在悄然改变,皮卡出口占比从2024年的45%飙升至2025年的55%,海外市场已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新能源皮卡正以惊人速度撕裂传统市场。 2025年1-7月,新能源皮卡销量同比暴涨702%,虽然整体渗透率仅7.5%,吉利雷达、比亚迪等品牌已实现翻倍增长。
西部地区的经济活跃度提升(如西北降雨量增加带动工程建设),进一步刺激了皮卡需求,西南和西北市场合计贡献了46%的销量。
二、SHARK的混动优势 vs 长城炮的全场景覆盖
比亚迪SHARK的杀手锏在于DMO混动平台:综合功率430马力、纯电续航100公里、综合续航840公里,低电量油耗仅7.5L/100km。
其配置更是直奔乘用化需求:可旋转中控屏、L2级智驾、540度全景影像,甚至配备50W无线充电和座椅通风加热。 这些配置明显瞄准了都市用户对“智能座舱”的期待。
长城则凭借全场景产品矩阵迎战
山海炮Hi4-T采用“油电并联+机械四驱”架构,主打越野场景下的可靠性与动力衔接;金刚炮、风骏等车型覆盖9-38万元价格带,满足从工具车到高端玩物的需求。
2025年上海车展,长城更推出山海炮Hi4-T性能版与全球版,标配L2.5级智驾,试图以“新能源+越野”双标签巩固优势。
三、插混能否颠覆传统皮卡逻辑?
比亚迪押注插混路线,强调“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经济性。 SHARK的29.58kWh电池支持6kW对外放电,迎合了露营、工程作业等场景的用电需求。
长城则认为,纯电路线尚无法满足重载、越野等极端工况,因此选择Hi4-T混动作为过渡方案,兼顾动力与续航。
这场技术路线之争背后,是皮卡市场从“工具属性”向“生活方式载体”的转型。 2025年,工具型皮卡份额已从2019年的70%降至44%,乘用化皮卡在深圳等限购城市销量逆势增长。 女性用户比例突破10%、85后/90后消费者占比58%,更推动厂商在智能化与设计精致度上加速内卷。
四、海外成关键变量
长城皮卡在澳洲、中东市占率已达11%和9%,出口占比超40%;比亚迪SHARK则率先在墨西哥、智利上市,与丰田Hilux等国际车型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在澳洲市场已正面交锋:SHARK定价5.8-6.8万澳元,与长城山海炮Hi4-T(5.8-6.5万澳元)几乎重叠。
中国皮卡品牌的全球化竞争,正从“价格战”升级为“技术标准输出”。 比亚迪凭借DM-o混动系统在东南亚拿下15%市场份额,长城则通过本地化生产在海外建立供应链优势。 这场战役的胜负,或将决定谁能在北美、澳洲等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分庭抗礼。
五、吉利雷达、上汽大通加速蚕食市场
新能源皮卡赛道已涌入多方玩家:吉利雷达凭借纯电皮卡“地平线”切入市场,订单突破2万台,其V2L外放电功能市占率达78%;上汽大通推出星际X EV,2025年7月销量同比增长51.1%。 传统厂商如郑州日产、江铃则固守燃油基本盘,但增速已明显放缓。
这场混战正重塑行业格局
2025年7月,皮卡销量前五企业门槛已升至3000辆,长城、上汽大通、郑州日产、长安、江淮组成“一超多强”阵营。
比亚迪凭借SHARK的混动技术,前7个月皮卡销量已跻身行业第二梯队,直接威胁长城的主导地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