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小伙贷款百万买迈巴赫跑婚车 赌对了吗

最近辽宁沈阳25岁博主冷鹤的故事在网上吵翻了天,花170万买辆迈巴赫专门跑婚车,还贷款了100万,每月要还19000元的车贷,这操作让不少人看傻了眼,有人说他胆子太大,也有人觉得这思路简直绝了。

沈阳小伙贷款百万买迈巴赫跑婚车 赌对了吗-有驾

事情得从他的一个关键选择说起,本来这笔钱是打算买婚房的,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房子才是安稳生活的根基。但冷鹤算了笔账,发现沈阳的租房成本是真不高,150平方米的大房子一年租金也就2万块,摊到每个月还不到2000块,完全能接受。反倒是婚车市场看着挺有赚头,干脆就把买房的钱挪来买车,一头扎进了婚车生意里。

他这账确实有几分道理,就拿刚过去的10月份来说,正是结婚的旺季,一个月下来他足足跑了26趟婚车,单次收费差不多1500块,光这一项收入就有39000元。就算到了淡季,每单收费也能在1000到2000元之间浮动,不至于彻底断了收入。更关键的是,他不止靠婚车赚钱,还接商务接待的订单,这部分收入每月能稳定在2万元,两者加起来,收入看着确实挺可观。

沈阳小伙贷款百万买迈巴赫跑婚车 赌对了吗-有驾

成本方面,冷鹤自己说每月油费大概2500元,按他的说法就是“一个月最多加五箱油,一箱500块钱”,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大额开支了。而且这车已经运营3年,才跑了4万公里,里程数不算高,他自己也说除了常规保养几乎没花过维修费,这么看运营压力好像真不大,所以他才敢说预计3年内能回本。

不过这事儿一传开,网友的看法直接分成了两派。支持他的人觉得这思路太精明了,现在结婚都讲排面,迈巴赫这种级别的车当主婚车气场完全够,根本不愁订单。有人就举例子说,成都那边迈巴赫婚车每月要是能接24单,月收入能到28800元,理论上三年真能回本。还有人说,靠豪车说不定能结识不少高端人脉,后续能接更多商务资源,这可比死存钱或者还房贷划算多了。

沈阳小伙贷款百万买迈巴赫跑婚车 赌对了吗-有驾

而且对比其他做婚车生意的,冷鹤这选择还真有优势。之前广东有个小伙花18万买了辆老款奔驰跑婚庆,单趟纯利才600块,还总被老车故障折腾。冷鹤这迈巴赫虽然总价高,但在高端市场里“性价比”反而突出,跑一趟的价格比奔驰S级高出近千元,3年跑下来车况还挺好,没怎么花钱修过车,这一点确实比开老车省心多了。

但反对的声音也特别尖锐,最让人担心的就是那笔100万的贷款,每月19000元的车贷可不是小数目。他说月均稳定收入2万元,可这钱刚够还车贷,剩下的1000块钱连油费都不够,更别说其他隐性成本了。有懂行的人就算了笔细账,迈巴赫这种高端车,一年的保险费用至少得6万元,两次常规保养也得1.6万到2万元,再加上洗车、停车这些零碎开销,一年固定支出就得超20万元,这些成本冷鹤压根没提。

沈阳小伙贷款百万买迈巴赫跑婚车 赌对了吗-有驾

更要命的是车辆折旧这个“隐形杀手”。懂二手车的都知道,迈巴赫这类高端车型贬值速度特别快,第一年贬值率就能到20%,三年后更是能高达40%。按2025款迈巴赫S480落地价164万算,每年折旧成本就有30多万,这可不是个小数字。之前有博主算过,花23万买老改新迈巴赫跑婚庆,一年能赚15万,一年半就能回本,可冷鹤这170万的本金,按旺季收入算至少得7年才能回本,还没算上折旧损失,这“3年回本”的目标恐怕没那么容易实现。

还有人拿出之前类似的案例反驳,北京有个男子花155万买迈巴赫跑滴滴,看着月收入一万块,可算上保养、保险和折旧,每个月其实净亏两万六。因为豪车保养一次就得几千块,保险一年可能超三万,加上每年二十多万的折旧,单靠车费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最后被吐槽是“纯属作秀”。冷鹤这模式虽然是婚车加商务,但本质都是靠豪车租赁赚钱,这些风险他真的能避开吗?不少人都打了个问号。

沈阳小伙贷款百万买迈巴赫跑婚车 赌对了吗-有驾

婚车行业的淡旺季差异也是个大问题,冷鹤自己也承认“收入完全看季节脸色,旺季能连轴转,淡季可能一周开不了一次”。每年也就1月、5月、10月这几个月份是旺季,订单能堆起来,可其余月份接单量可能锐减一半以上。要是淡季商务单也跟不上,每月1.9万的车贷就成了沉重的负担,到时候手里没余钱,很容易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

更别说这行里的坑还不少,之前就有玛莎拉蒂婚车被租去漂移扣车的事,还有迈巴赫被租去抵押,车主差点血本无归的案例。要是遇到不爱惜车的客户,随便刮蹭一下,修一次的钱可能就够喝一壶了。而且现在婚庆市场也不是“有车就能赚”的蓝海了,早年宝马5系跑婚车单趟能赚400元,现在只剩200多,还得给车队队长抽成,要是后续更多人跟风买豪车跑婚车,价格被压下来,冷鹤的日子只会更难。

不过冷鹤好像也有自己的打算,他说先跑两年攒点资源,之后想和婚庆公司合作搞车队,用迈巴赫带奔驰E级的车队套餐,单套能多赚上千块。有同行已经用类似模式把月收入做到了3万以上,看来他也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单趟生意,还想着往资源整合的方向走。而且他本身是博主,通过短视频分享创业经历,既能接单,又能打造个人IP,这“流量+生意”的模式说不定能给他带来额外的优势。

其实说到底,冷鹤的选择折射出了现在不少年轻人的创业心态。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和财富渴望带来的焦虑,大家都想找条快速变现的路;另一方面,“面子经济”确实给高端婚车市场带来了需求,新人愿意为仪式感花钱,这就让迈巴赫这类车型成了“香饽饽”。但创业从来都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他看到了旺季26单的风光,也得扛住淡季没订单的冷清;算出了油费的成本,更得把折旧、保险这些隐性支出算进账里。

现在网上还在吵,有人说这是一场精明的投资,抓住了市场的空白;也有人说这就是一场昂贵的赌局,迟早要为冲动买单。但不管怎么说,冷鹤已经把这步棋走出去了,车子已经跑了3年,4万公里的里程里藏着他的汗水,也藏着他的希望。这场170万的“豪赌”到底能不能成,其实还得看他能不能扛过淡季的考验,能不能把资源真正盘活,毕竟买下车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运营才是真功夫。

或许再过几年,我们才能知道他这个放弃买房买豪车的选择到底对不对,但至少现在,他用一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在尝试属于自己的赚钱路子。至于那些想跟风的人,还是得先算清楚自己的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100万贷款的压力,也不是每个城市的婚车市场都能撑起一辆迈巴赫的运营成本,盲目跟风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