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比亚迪推出汉家族新成员——汉长续航版,共7款车型,DM-i插混与EV纯电双线并进。最引人注目的是,通过“超级置换”补贴,新车实际起售价低至15.98万元。这一价格不仅刷新了中大型新能源轿车的门槛,更在15-25万元主流市场掀起波澜。表面看是一次常规产品升级,实则暗藏比亚迪对市场格局的重新定义。
汉长续航版并非简单拉低价格。它补齐了此前车型在续航上的短板:DM-i版本纯电续航提升至245公里,综合续航达1560公里,亏电油耗仅3.44升;EV版本则推出635公里和705公里两个续航档,百公里电耗低至10.6千瓦时,能效表现甚至优于部分小型电动车。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可纯电出行,长途自驾也无需频繁补能,真正实现“无焦虑”驾驶。
价格为何能下探至15.98万元?关键在于“超级置换”政策。比亚迪为本品牌旧车主提供8000元补贴,其他品牌车主可享6000元,若旧车符合国家报废条件,还能叠加最高2万元的国补。部分地区另有额外补贴,综合优惠可达3.5万元。这些补贴可直接抵扣车款,且与金融政策、地方补贴叠加使用,极大降低了购车门槛。对于手握旧车的消费者,这几乎是一次“零成本”升级。
比亚迪此举背后,是其百万销量积累的底气。自2020年上市以来,汉家族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中国品牌在中高端轿车市场的标杆。此次升级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基于百万用户反馈的精准迭代。比如取消易留指纹的钢琴烤漆、优化中控储物空间、引入电子怀挡释放副驾区域,都是对日常使用痛点的回应。这些细节改进,让豪华不再停留在参数表上。
面对小鹏P7+、吉利银河E8、领克Z10等竞品,汉长续航版打出了“全能牌”。它不只拼续航或智能,而是从能效、安全、舒适到生态服务全面发力。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系统和TBC高速爆胎稳行技术,前者可毫秒级调节悬架软硬,后者在190公里时速下爆胎仍能稳定车身,安全标准远超同级。高配车型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配备激光雷达与英伟达Orin X芯片,支持城市领航与代客泊车,并承诺对泊车事故兜底,责任意识罕见。
更深层的竞争,在于生态整合。汉长续航版接入Deepseek大模型,支持无麦K歌、手车互联,并联动儿童安全座椅、宠物座、眼罩等家庭出行产品,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智能生态。相比之下,多数竞品仍停留在单一功能优化阶段。比亚迪正从“卖车”转向“提供出行解决方案”,这种系统性优势难以被局部超越。
对消费者而言,选择汉长续航版意味着更低的使用成本与更高的综合价值。DM-i车型适合充电不便但出行频繁的家庭,既能享受绿牌政策,又无里程焦虑;EV车型则更适合城市通勤为主、追求静谧与性能的用户。两款动力路径清晰,覆盖不同需求。而全系标配的高阶安全与舒适配置,避免了“低配减配”的套路,真正实现“入门即高配”。
未来,这一价位段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比亚迪已率先打出组合拳:以百万用户基础支撑产品迭代,以技术积累压低综合成本,以生态服务提升粘性。汉长续航版的上市,不只是单一车型的更新,更是对中高端新能源轿车价值标准的重塑。它告诉市场,豪华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主流消费者的日常体验。
随着“金秋置换”等限时政策推进,15.98万元的实际入手价可能成为阶段性窗口。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正通过持续的技术下放与用户运营,将高端配置常态化。这场由“性价比”向“价值比”的转变,或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整个新能源市场进入新一轮进化周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