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动自行车作为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规范牵动着千家万户。备受关注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 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正式发布,并于近日 2025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后续将全面取代 2018 版旧标准。
此次修订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牵头,联合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多部门共同组织完成,被认为是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一次全面升级,将对出行安全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修订背景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居民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5亿。然而,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频发,安全隐患不断凸显。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同比上升17.4%,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此,2024年4月国务院安委办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面启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修订团队在网络问卷等调研基础上,综合消费者诉求和技术发展需求,针对脚踏装置、续航能力、智能监测等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形成征求意见稿和修改建议。
GB 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起草单位
新版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负责制订,起草过程中汇聚了专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介绍,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自行车协会等科研机构,以及雅迪、爱玛、绿源等知名电动车企业。
新旧国标主要差异对比
据解读,新版技术规范在非金属材料阻燃、电机动力、塑料比例、防篡改等多方面强化了安全要求,旨在从源头上提升电动自行车的本质安全性。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相较于旧国标,在多方面作出调整:最高设计车速虽均为 25km/h,但新国标要求电机超速时切断动力输出;电机性能新增空载反电动势、电感值差异系数及低速扭矩限值要求;防篡改、质量保证能力方面新增详细要求;整车重量上,铅酸车型由 55kg 提至 63kg,锂电车型维持 55kg;经营性车辆需具备北斗定位和通信动态监测功能。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实施常见Q&A
Q:新国标实施后,按照旧标准生产的电动自行车是否还能购买?
A:《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设定了两个实施时间,其中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9月1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12月1日。9月1日后,对于生产企业,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但是2025年9月1日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以继续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
Q:旧国标电动自行车还能骑吗?
A: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新的标准主要针对的是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行为,对于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的约束。不会被强制淘汰,它是根据我们消费者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正常更换。
Q:新规实施后电动自行车如何选择?
A:首先是看CCC认证。电动自行车车身上有CCC标志,表明这辆电动自行车经过指定认证机构的认证,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可以放心购买和使用。其次是看产品合格证。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有产品合格证,一车一证。购买时可核对随车附带产品合格证上的产品型号、整车编码等信息参数与实车一致。消费者可扫描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确认。
Q: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对日常骑行影响大吗?
A:新版标准对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影响有限。例如,最高车速仍为25 km/h;对脚踏骑行功能的要求放宽,新标准仅对电助力车型保留脚踏装置,普通电动车不再强制安装。鼓励安装后视镜有助于安全,但并不强制。由于铅酸电动车体重限值提高到63 kg,续航里程更长,但整车重量也相应增加。总体看,新标准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力求兼顾实用性,消费者日常使用体验不会有较大改变,安全性将显著提升。
充电头网总结
针对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 GB 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25年9月1起正式实施,新国标在阻燃材料、电机性能、防篡改、塑料件占比和经营性车辆监测等方面强化要求,生产者需即日起需执行新标,旧标准生产的库存可售至本年11月30日,后续所有在售车辆须符合新标;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已购旧车不会被强制淘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