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车轮上的保障盲区 那些只买交强险的人后来怎样了
前几天刷到一个关于车险的帖子。有人开车几十年,自认技术过硬,除了交强险什么都不买。有人加个三者险求心安。更谨慎的还会配上驾乘险。最让我感慨的,是那些只靠交强险上路的车主。
这让我想起两位同事。
第一位快退休时撞死了人。那是八九年前的事了。他开了几十年车从未出事,偏偏那次只买了交强险。好在被判次责,赔了二三十万。这件事让他郁闷了近一年,后来勉强工作到退休。
第二位更年轻,坚信只在本地开不用多买保险。有次他媳妇开门撞了人——交强险最多赔两万,剩下的三万全靠自掏腰包。
老祖宗造的词里有个“万一”。不是诅咒,是提醒。再娴熟的技术也挡不住意外降临。你规规矩矩等红灯,可能被后车追尾。你小心停车,乘客开门可能撞到电动车。这些瞬间,交强险的赔偿额度显得如此单薄。
有人说这是概率问题。确实,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平安无事。但保险保的不是大概率,而是小概率事件带来的巨大冲击。那0.1%的可能,一旦发生就是100%的灾难。
我理解精打细算的想法。车险每年几千块,十几年下来能省不少。但关键不在于省了多少钱,而在于能否承受最坏的结果。用固定的小额支出抵御无法预知的大额损失,这才是保险的本质。
下次续保时,不妨问问自己:我的保障是否存在盲区?是否做好了应对“万一”的准备?毕竟车轮上的安全感,从来不只是技术给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