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人,十五分钟,蔚来ES8成了新能源圈的抢手货。
别误会,这不是哪个营销公司绞尽脑汁拍出来的神广告,也不是老板们拿着PPT在会议室里拍大腿。
镜头一转,陈震180码飙车,副驾老婆敷着面膜,后排娃跟奶瓶杠上了,这画面,比什么参数、配置、广告词都来得实在。
你要说蔚来是怎么火的?
说实话,连我这个看惯车圈热闹的老油条都想问:这年头,难道“家里那点破事”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刚刷到视频那会,评论区早就炸了。
不是因为车速,而是因为场面太接地气。
副驾这边面膜糊脸,后排小孩拽着安全带喊饿,前面还得盯着高速路况。
生活的烟火气,把ES8硬生生从冷冰冰的科技产品拉回了中国家庭的饭桌边。
那些说电动车“跑不远、充不上”的声音,一下子没了底气。
你说技术牛不牛?
牛!
可要是让用户觉得买回去像养个祖宗,立马凉凉。
蔚来这波,倒像是给全中国的电动车上了一课:别跟我扯参数,先看看你能不能带娃、能不能敷面膜、能不能高速不心慌。
说到这,不得不提蔚来这些年在充电桩上的小动作。
你以为它低调,其实背地里把一线城市快充桩铺得比奶茶店还密。
那些年,新能源车主可没少因为“找不到充电桩”在群里吐槽。
蔚来没吭声,结果三成用户发现,家门口的充电桩悄悄冒了出来。
你要说这不是精准打击,我都不信。
广告费省了,体验值拉满。
省心,才是家庭用户要的王炸。
回头想想,汽车广告那套“百公里加速三秒、储物空间吓死人”的老把戏,早就让人犯困。
你见过谁家买车是为了飙车?
大部分人,买完车头一件事就是盘算娃的安全座椅往哪儿塞,副驾能不能放下老婆的补水面膜,还有后备箱到底能不能装下两箱尿不湿。
蔚来ES8的视频,就是把“生活流”这张牌打到了极致。
什么参数、动力、科技配置,统统隐身,只剩下一个“真实家庭”的日常。
网友弹幕刷得欢:这才是我们要看的车评——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点像隔壁老王家突然开了一辆新车回来,大家伙一拥而上围观、拉家常。
当然,质疑声依旧。
有的说蔚来这是新套路,打着“生活流”旗号搞内容营销。
可你翻翻评论,最火的不是“牛X参数”,而是“终于有人说人话了”。
有个哥们直接留言:我媳妇看完视频,第一反应是问家楼下能不能装桩。
你说,谁还在乎“零百加速”?
再看新能源圈的竞争,蔚来这波操作其实像极了篮球场上的无球跑动。
别人还在三分线外原地投篮,蔚来已经悄悄切入篮下。
你以为没人关注,结果一下子满场都是空位。
别的车企还在为流量买单,蔚来直接用“实打实的生活”把用户收入囊中。
这种打法,和当年刘翔横空出世有几分神似——不是靠嘴皮子,是真刀真枪跑出来的成绩。
观众买账,才是真的爆款。
说句实话,成年人买车,哪还有什么“心动瞬间”?
都是精打细算、反复衡量,谁家钱包都没长腿。
你看ES8视频,别说三十多岁的中产家庭,连我妈都忍不住发来微信:能不能帮她问问蔚来,老年人开着咋样?
说到底,大家关心的不是“酷不酷”,而是“省不省心”。
数据再好看,体验一塌糊涂,照样劝退。
有意思的是,蔚来ES8这波热卖,背后其实藏着个大大的消费转弯。
以前买车,讲究的是“有面子”,现在,讲究的是“有日子”。
家用车的王道,就是能让一家老小都觉得安心,省心,顺心。
蔚来没靠喊口号,直接把体验做到家,省下来的广告费,全变成了用户的口碑。
你说这是不是“卷”得明明白白?
说白了,广告和参数都不再是决定一切的密码。
现在,用户用脚投票,用弹幕表达情感,用朋友圈晒体验。
ES8火了,不是因为它参数最牛,而是它最懂普通人的日子。
再说,谁还指望车企的广告给自己造梦?
有时候,一锅热气腾腾的家常饭,比什么华丽的大餐都更能让人念念不忘。
你要问,这波蔚来ES8的爆款能不能持续?
我也想知道。
反正现在,谁家能把“家里那点破事”拍得让人想买单,谁就有流量。
最后,真想问一句:你家买车,是看广告,还是看能不能装下全家的小确幸?
反正我妈已经在研究蔚来的充电桩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