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要反击了。
这个话术讲真,有点意思,透着一股子“我还没死透,还能再抢救一下”的悲壮。就好像僵尸片里,主角团以为最终BOSS已经被爆头了,结果那哥们儿晃晃悠悠又站起来了,嘴里还念叨着“优势在我”,你说吓不吓人?更吓人的是,这帮老家伙不是一个,是一群,奥迪奔驰大众丰田,组团来给你秀肌肉,简直是复仇者联盟之暮年危机。
先看奥迪Q5L和奔驰C,这俩德意志战车,属于传统豪华领域的两个老炮儿。奥迪这次好像是开窍了,悟了,知道光靠四个圈和灯是混不下去的,开始整活儿了。说要上华为的辅助驾驶,前脸还顶个激光雷达。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给关公配了一把加特林,看着很猛,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奥迪的逻辑是,既然你们都玩智能,那我也玩,而且我找最能打的来帮我玩。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打不过就加入”的思维。但问题来了,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它的关键真的在激光雷达和华为吗?不,它的关键在山东聊城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天顶星科技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一个不讲道理的生态玩参数,属于缘木求鱼。至于那个什么悬浮曲面双联屏,听着就贵,感觉就是为了让你换车的时候更肉疼一点。
然后是奔驰C,这位更是重量级。全系换2.0T,别的,好像就没了。没了。这就是奔驰的自信,也是一种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技术?是动力?不,是那个三叉星徽本身。它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信仰图腾。会买奔驰C的人,他们需要的不是一台更快的车,而是需要一个能向世界证明“我混得还行”的工具。所以奔驰的策略就是,发动机给你换个听起来更猛的,让你在吹牛的时候更有底气,至于别的,不重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不是在卖车,他们是在维护信徒的信仰。只要信仰还在,车是什么样的,重要吗?不重要。
再来看大众朗逸Pro和丰田RAV4荣放。这两位是真正的平民战神,战场画风瞬间就从玄幻修仙切换到了巷战肉搏。朗逸搞个Pro,外观向帕萨特靠拢,这个思路叫什么?叫“花小钱,装大杯”。用买A级车的钱,获得一个B级车的面子,这精准地拿捏了广大中年男人的核心痛点。星空版和经典版,就是给你一个选择题,你是想当一个闷骚的中年人,还是一个明骚的中年人。至于那个1.5T发动机,够不够用?讲真,对于朗逸的目标用户来说,只要它不坏,能跑,比共享单车快,那就够用了。他们买的不是动力,是一种“大众车皮实耐用”的心理安慰。
丰田RAV4就更有意思了,突然要走硬派路线。外观搞得方方正正,一股子要去无人区穿越的气势。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有点看不懂这个操作。你一个城市SUV,搞得跟个装甲车一样,图啥呢?是为了在早晚高峰堵车的时候更有气势吗?还是为了在地下车库抢车位的时候能把旁边的车顶开?动力还是那几样,2.0L自吸,2.0L混动,2.5L混动。这几套动力总成,堪称汽车界的压缩毛巾,看着小,泡开了一用就是十年,突出一个稳定,也突出一个无聊。说真的,我最近看牙医,那个钻头的声音,都比丰田的发动机声有激情。真是年纪大了,什么都能联想到看病。丰田的逻辑是,我知道我很无聊,但我就赌你怕麻烦。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但它掀的不是别人的桌子,是把“激情”、“驾驶乐趣”这些花里胡哨的桌布全都给掀了,告诉你,车就是个工具,别整那些没用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帮油车老炮儿的反击,到底是在反击什么?他们是在反击电车吗?是,但又不全是。
他们真正恐惧的,不是电,而是一种全新的游戏规则。以前的规则是他们定的,比发动机,比变速箱,比底盘调校,比品牌历史。在这套规则里,他们是雷电法王,是裁判兼运动员。但现在,新势力们直接把餐厅爆了,不跟你玩什么刀叉礼仪,直接掏出手机点外卖。比的是什么?比谁的屏幕大,谁的冰箱牛,谁的彩电多,谁的故事讲得好。这帮老家伙心态直接就爆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所以你看他们的“反击”,都透着一股拧巴。奥迪说我要智能化,但骨子里还是那个豪华品牌;奔驰说我动力强了,但核心还是卖标;大众说我看起来更高级了,但本质还是那个买菜车;丰田说我更硬派了,但灵魂还是那个省心工具。他们就像一群修炼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突然发现对手开始用魔法攻击了,于是他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铁布衫上镶几颗LED灯,假装自己也是魔法师。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这个用修仙来比喻造车的思路,可能有点过于中二了。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贴切。
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杀疯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市场了,就是一个巨大的蛊缸。所有车企都是里面的毒虫,大家都在疯狂撕咬,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不存在什么体面退场,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现在蔚来的乐道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种背景下,油车的所谓反击,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告别演出。
那我们这些消费者怎么办?很简单,看戏。看他们怎么演,怎么打,怎么把自己玩死或者玩出花来。选择权在我们手上,这是前所未有的好事。你想体验未来,就去买电车,享受那种瞬间的推背感和无尽的里程焦虑。你如果追求一种“确定性”,那就买油车,忍受高昂的油价和被时代抛弃的可能。
谁能笑到最后?别问了。最后能活下来的,都是那些最会演、最会讲故事的。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老家伙的求生欲,他们在过去一百年里埋葬的对手,比新势力见过的都多,说不定哪天就真给你掏出个什么反物质引擎来呢。反正产品?那玩意儿重要吗?重要的是你信了,这就够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