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可能不少朋友都看到了。
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做游戏机、耳机、相机的索尼,居然正儿八经地要造车了,而且还是拉上了日本的汽车巨头本田一起干。
他们合资搞出来的第一款电动车,名字叫Afeela,最近已经在美国的工厂里开始试生产了,说是为2026年正式交车做最后的准备。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挺好奇的,但一看价格,不少人就倒吸一口凉气。
这台车在美国的起售价换算成人民币大概要65万,高配版本更是超过了70万。
这就让大家心里犯嘀咕了,索尼加本田,这么个新鲜的组合,造出来的车凭什么卖这么贵?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台车将来真的进入中国市场,面对我们国内这些已经打得火热的电动车品牌,它还有机会吗?
咱们先来聊聊,索尼和本田这两家公司,一个在电子消费领域是顶尖高手,一个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是技术大牛,为什么会想到要凑到一块儿造车呢?
这其实不是脑子一热的决定,而是双方都看到了未来的趋势,并且都意识到了自己单打独斗的短板。
先说说索尼。
这些年,索尼其实一直对汽车行业挺有想法的。
他们很早就明白,未来的汽车,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的代步工具。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的发展,汽车会越来越像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
人们在车里的时间,除了开车,还会有很多娱乐、办公的需求。
这不正好就是索尼最擅长的领域吗?
索尼有世界顶级的游戏业务(PlayStation),有强大的音乐和电影内容库,还有行业领先的图像传感器技术,这些都是打造一个智能座舱的核心要素。
索尼有“软件”和“大脑”,但它缺一个能把这些东西装进去的、安全可靠的“身体”。
自己从零开始造车,风险太大,周期也太长。
再看看本田这边。
本田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技术是出了名的厉害,造车工艺和品质控制也是全球一流。
但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里,本田的步子明显慢了一些。
眼看着特斯拉和咱们中国的一大批新势力品牌,在智能化体验上玩得风生水起,把汽车变成了科技产品,本田心里肯定也是着急的。
它有造车的好底子,有成熟的生产线,但就是缺少那种能吸引年轻人的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
这么一来,两边的需求就对上了。
索尼需要一个可靠的汽车平台来实现自己的科技构想,本田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伙伴来帮助自己快速转型。
于是,一个出技术、出娱乐生态,一个出造车平台、出生产工艺,双方一拍即合,成立了合资公司,这台Afeela也就应运而生了。
这可以看作是传统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巨头的一次深度捆绑,目标就是造出一台既好开、又好玩的车。
那么,这台承载着两家巨头希望的Afeela,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产品,能撑得起它那高昂的售价呢?
我们来具体看看它的配置。
从最基本的车辆性能来说,它采用了前后双电机的四轮驱动布局,总功率有480马力,动力性能应该不会差。
电池容量是91千瓦时,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大约是483公里。
充电方面,支持最高150千瓦的直流快充。
看到这组数据,相信很多关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朋友,心里已经有数了。
说句实在话,这套动力和续航的配置,如果放在两三年前,可能还算不错。
但是,这台车可是要到2026年才正式交付。
以我们国内电动车技术的发展速度来看,到2026年,这样的续航和充电水平,可能连主流都算不上了。
现在我们花三十多万,买到的国产电动车,续航普遍都奔着六七百公里去了,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车型也越来越多,充电十几分钟就能增加几百公里的续航。
相比之下,Afeela这不到500公里的续航,确实显得有些不够看,尤其是在考虑到它超过65万的售价时。
显然,Afeela的价值核心并不在传统的续航和动力上,而是在索尼为它注入的“灵魂”里,也就是它的智能化和娱乐体验。
为了实现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这台车全身装了40个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等等,硬件基础给得很足。
车内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块从主驾驶一直延伸到副驾驶的超长一体式大屏幕,连传统的后视镜都换成了电子屏幕,整个座舱的科技氛围营造得非常到位。
而这块大屏里装的,才是真正的“索尼全家桶”。
根据官方的介绍,这套车机系统深度整合了索尼的影音娱乐资源。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以后在车里等人或者充电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车机系统玩PlayStation平台上的游戏大作,或者观看索多尼影业的高清电影,再配上索尼专业的音响技术,这台车就变成了一个顶级的私人移动影院和游戏厅。
这才是Afeela最大的卖点,也是它敢卖这么贵的主要底气。
它卖的不仅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整套由索尼品牌背书的、顶级的数字娱乐解决方案。
分析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它未来的市场前景。
Afeela首批上市的地点选在了日本和美国的加州,这个策略其实很聪明。
在这两个市场,索尼和本田的品牌影响力都非常大,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对于当地那些收入较高,同时又是索尼或本田的爱好者来说,花一笔钱买一台融合了两大品牌精髓的“大玩具”,他们是愿意的。
这台车在这些地方,可能会走一种高端、小众的精品路线。
但是,如果把目光投向我们中国市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中国的电动车市场,用“内卷”这个词来形容都稍显温和,这里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已经被各种高配置、高性价比的车型“惯坏了”。
在智能化方面,我们有华为的鸿蒙座舱,有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互联,在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功能的丰富性和本地化应用上,已经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
Afeela引以为傲的娱乐生态,在我们这里可能并不能形成绝对的优势。
更关键的是,我们国内的品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进步也是一日千里,很多品牌都在努力实现城市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
等到2026年Afeela交付时,它的L2+级辅助驾驶在国内同行面前,恐怕也难以称得上领先。
再加上续航这个明显的短板,以及高昂的售价,它在中国市场将要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花六七十万,完全可以买到续航更长、充电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空间更大、服务也更周到的国产旗舰车型。
在如今这个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和务实的时代,单靠品牌光环和一些差异化的娱乐功能,想在中国这个竞争残酷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难度可想而知。
Afeela的诞生,无疑是汽车行业变革时期一个非常有趣的探索,但它未来的路,尤其是在中国的路,注定会充满荆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