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又被骂上热搜?这事儿真得说道说道
最近刷朋友圈,好几个做汽车媒体的朋友都在转发余承东的新闻——一边是问界M9卖50多万被网友喊“太贵不接地气”,另一边是尚界H5定价16.98万又被骂“低价抢饭碗,让零跑、比亚迪、小鹏怎么活”。我盯着手机直乐,这场景咋这么眼熟?像极了当年华为手机刚出Mate系列那会儿,有人说贵,有人说抢了国产机市场,结果呢?Mate 60系列不照样卖断货?
说句实在的,余承东这些年没少挨骂。从“华为造车”传闻开始,他就站在风口浪尖上。这次成都车展,鸿蒙智行展台人挤人,M9的大尺寸车身往那一停,销售顾问嗓子都喊哑了,可网上偏有人揪着“50万是不是太离谱”说个没完。转头看H5,16.98万的起售价挂出来,评论区又炸了:“这是要把国产车价格打下来了?”“其他车企还怎么竞争?”
我有个做汽车销售的朋友直摇头:“前几天有个大哥来问M9,看了眼价格说‘华为飘了’,扭头就去看某新势力的60万豪车;昨天又来问H5,听说16万多能买带华为智能驾驶的车,又说‘这不是砸同行饭碗吗’——合着他自己不买,还不让别人买?”
数据最诚实。车展首日,问界M9的小订数据悄悄爬上热搜:18小时破5万台。这数字啥概念?放在三年前,同价位的燃油豪华SUV首月订单能破万就算成功。再看H5,虽然刚公布价格,但展台登记试驾的客户排到了下周,销售说“好多客户直接问能不能加钱快点提车”。
有人说余承东是“价格屠夫”,我看倒像是“市场搅局者”。这些年国产车往上冲,30万以上市场被合资品牌压得死死的,是问界M9用华为的智能座舱、全栈自研的电驱系统,证明了中国车也能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往下看,15万级市场卷配置、卷性价比,尚界H5直接把华为ADS 2.0智驾系统塞进去,连激光雷达都配齐了——这不是“不给同行留活路”,是逼着所有车企把心思放在产品力上。
我有个开汽修厂的老同学说得实在:“以前修车,10辆车里8辆是合资品牌,现在倒好,华为合作的问界、智界占了小一半。不是说合资车不好,是咱中国车进步太快,服务好、智能配置高,老百姓自然愿意掏腰包。”
其实余承东心里门儿清。之前他在发布会上说过:“华为不造车,是帮车企造好车。”你看,赛力斯、奇瑞、北汽,这些传统车企缺的就是智能化这块短板,华为带着技术进来,相当于给他们装了“加速器”。市场蛋糕做大了,大家都有得吃——不然你以为零跑、小鹏为啥还在拼命研发智能驾驶?
说到底,骂余承东的人,要么是没摸过华为车的方向盘,要么是打心底里觉得“外国月亮更圆”。就像当年有人骂华为手机“没苹果高端”,现在呢?Mate 60 Pro的用户里,有多少是从iPhone转过来的?
车展结束后,我在展台遇到个带着孩子来看车的大姐。她指着H5的中控屏说:“我闺女说这屏幕比我手机还流畅,智能驾驶能在高速上自动变道,比我开得还稳当。”转头又看了眼M9的展车:“50多万是贵点,但能坐七个人,带老人孩子出门方便,智能座舱还能连家里智能家居——这钱花得值。”
市场从来不缺批评声,缺的是真正懂用户需求的产品。余承东被骂了这么多年,华为智行的销量却一年比一年高。这不正应了那句话吗?“真金不怕火炼,好产品自然会说话。”
经典语句:
“不是市场容不下新玩家,是旧观念装不下新可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