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INA回来了,但它不想当“设计叛逆者”。
当宝马集团在2022年初从家族企业手中接过这个传奇标识,任命前极星设计主管Maximilian Missoni掌舵时,所有人都在猜:会是第二个克里斯·班戈吗?毕竟,正是班戈的颠覆性设计让宝马7系在千禧年成为“争议与经典的代名词”。但Missoni的答案出乎意料:“我的目标更多是增值而非挑衅。”不搞颠覆性设计,却要推出“令人兴奋的作品”;基于宝马7系开发,却要填补劳斯莱斯之下的市场空白。这场看似矛盾的回归,藏着宝马对超豪华市场最精准的算计:用“非挑衅式奢华”,成为顶级富豪们新的身份暗号。
一、宝马的“填空游戏”:200-500万的市场,终于有人来填了
劳斯莱斯古斯特起售价超500万,宝马7系顶配不足200万——这中间300万的空白,是超豪华市场最后一块“肥肉”。宾利飞驰卡在300-400万,但过于强调“英伦传统”;保时捷Panamera Turbo S够快,却带着浓重的“运动标签”;迈巴赫S级虽火,却始终脱不开“奔驰Plus”的影子。
宝马盯上的,正是这块“高不成低不就”的市场:既要比普通豪华品牌(BBA)有“稀缺性”,又不能碰劳斯莱斯的“顶级尊严”;既要满足富豪对“专属感”的执念,又得让他们觉得“买得值”。而ALPINA这个名字,天生就带着填坑的资质——它曾是宝马的“御用改装传奇”,比AMG更低调,比巴博斯更懂豪华,30年间靠手工调校的发动机和专属设计,在富豪圈攒下“懂的都懂”的口碑。
所以宝马收购ALPINA后,首批车型直接锁定7系和X7:最大尺寸、最高端的产品矩阵,才能撑起“劳斯莱斯之下”的定位。你可以理解为一场精准的“市场填空”:用ALPINA 7系(预计售价200-400万)接住那些觉得“7系太普通,古斯特太张扬”的客户,再用X7 ALPINA(250-450万)满足“需要SUV撑场面又不想开库里南”的富豪。
这场游戏的关键,不是“比谁更贵”,而是“比谁更懂分寸”。
二、为什么不搞“班戈式颠覆”?
“我希望作品体现深度和品质,目标更多是增值而非挑衅。”ALPINA设计主管Maximilian Missoni的这句话,戳破了超豪华市场的一个真相:顶级富豪早就过了“靠夸张设计博眼球”的阶段。
克里斯·班戈的颠覆性设计(如E65代7系的“火焰表面”“猪鼻子”格栅)之所以成为传奇,是因为2000年代的豪华车市场需要“差异化破圈”。但2025年的超豪华市场,早就被“浮夸设计”淹没——从巨大的格栅到24英寸轮毂,从发光车标到可升降立标,车企们拼了命用“视觉刺激”证明自己“够豪华”。
而ALPINA选择反着来:不搞夸张线条,不玩前卫概念,转而在“细节里藏密码”。Missoni的团队要做的,是让用户在摸到方向盘的缝线时、看到仪表盘专属UI时、听到排气声浪的瞬间,心里咯噔一下:“这钱没白花。”比如现款ALPINA B7的经典元素——20辐“多爪”轮毂、蓝色制动卡钳、车内“ALPINA”刺绣头枕,这些“低调暗号”比任何夸张设计都更能让富豪觉得“自己人”。
这种“非挑衅式增值”,本质是对“old money”审美的精准拿捏:他们要的不是“被路人围观”,而是“被同行点头”。就像真正的顶级腕表从不用大logo,ALPINA的豪华,要的就是“只有圈内人能get到的高级感”。
当然,“不颠覆”不代表“没变化”。宝马给新ALPINA车型设定了独立代号——比如基于7系的“G72”(区别于普通7系的G70),这意味着从底盘调校到内饰材质,它都要和原型车拉开差距。就像当年ALPINA B7比宝马760Li多100马力,却比M760Li更舒适,这种“性能与豪华的平衡术”,才是ALPINA的核心竞争力。
三、燃油+电动全押注:富豪的“选择困难症”被治好了
ALPINA 7系要推出740 xDrive、760 xDrive,甚至纯电动i7 70 xDrive——这个产品组合,暴露了宝马的“野心”: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富豪群体。
先看燃油版:740 xDrive(预计3.0T直六)瞄准“低调务实派”,760 xDrive(4.4T V8)满足“传统性能控”,它们延续了ALPINA“暴力绅士”的传统——600马力以上的动力储备,却调校得像行政轿车一样温顺。而纯电动i7版本,则是给“new money”的投名状:这群人开特斯拉嫌“街车”,开蔚来嫌“不够顶级”,需要一个“既有传统豪华底蕴,又有电动科技感”的选择。ALPINA i7 70 xDrive或许就是答案:保留7系的行政体验,加上ALPINA专属的底盘调校(比如更软的空气悬架),再配上“限量版”身份,完美切中“环保人设+稀缺需求”。
更狠的是后续X7 ALPINA(代号G69):不仅有燃油版,还有纯电动iX7 100 xDrive。要知道,目前超豪华SUV市场,电动化几乎是空白——库里南没电动版,宾利添越EV还在PPT阶段,ALPINA iX7完全可以抢跑“电动顶级SUV”赛道。
这种“全场景覆盖”的策略,本质是把“选择题”变成“多选题”:无论你是喜欢V8轰鸣的“老派富豪”,还是推崇零排放的“新贵”,无论你需要轿车撑场面,还是SUV装行李,ALPINA都能给你一个“比同级更专属”的选项。
四、ALPINA能成“第二个AMG”吗?
宝马收购ALPINA时,很多人觉得它要复制“AMG模式”:从改装厂变成子品牌,靠性能溢价赚钱。但从目前的布局看,ALPINA的野心比AMG更大——它要做“超豪华领域的独立IP”。
AMG的核心是“性能”,本质是“奔驰的高性能部门”;而ALPINA的核心是“专属豪华”,目标是成为“宝马体系内的小劳斯莱斯”。最直接的证据:宝马给ALPINA车型单独设定代号(G72、G69),而AMG车型代号始终与奔驰原型车一致(比如奔驰S级W223,AMG S63也是W223)。这种“独立感”,是ALPINA区别于普通宝马的关键——它不是“高配7系”,而是“ALPINA 7系”。
当然,独立不代表“脱离宝马”。共享7系/X7的生产线,借用宝马的电动化技术,甚至设计主管Missoni同时负责宝马中大型车设计——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ALPINA的“宝马基因”。毕竟,富豪们买ALPINA,看中的正是“基于宝马,高于宝马”的平衡。
2026年初的“完整品牌发布”,将是第一个关键节点。届时我们会看到:ALPINA的格栅会不会更精致?轮毂会不会用新的经典样式?内饰材质会不会升级到“半苯胺+金属定制”?这些细节,才是决定它能否从“传奇标识”变成“真·超豪华品牌”的关键。
结语:
ALPINA的回归,本质是一场“反内卷”实验:在所有人都拼“设计夸张度”“价格天花板”时,它选择用“分寸感”和“细节密码”打动顶级富豪。
不搞颠覆,不代表平庸;强调品质,不代表保守。当ALPINA 7系在2026年正式亮相时,我们或许会明白:真正的顶级豪华,从来不是“比谁更惹眼”,而是“比谁更懂你”。
对那些既想彰显身份,又不想“用力过猛”的富豪来说,ALPINA可能就是那个“刚刚好”的答案——毕竟,在顶级圈层,“懂分寸”永远比“会张扬”更值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