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度的增程方案?为啥不买纯电车?

最近新能源车圈里,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增程车的电池容量在快速上升,甚至有传闻某些品牌在研发70度+的800V电池组。听到这个数字,你可能会想:这不基本等于一台纯电车了吗?我仔细算了笔账,确实值得深究。

70多度的增程方案?为啥不买纯电车?-有驾

先说一个实际体验。我前段时间试驾了一台搭载56度电的中型增程SUV,市区日常通勤一周几乎不用加油。体验上和纯电车几乎没有区别,但一旦上了高速,发动机会介入补能,你能明显感受到重量和风阻带来的能耗增加。这就说明,增程的优势不是日常通勤,而是在长途或充电不便时提供兜底保障。

70度+的电池放在大型SUV上,CLTC续航轻松突破400公里。这几乎能满足绝大多数家庭一周的出行需求。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电量够用,还要背发动机和油箱吗?这里涉及成本与效率的权衡——增程车在造车成本、保养费用、空间利用率和整车能耗上,相比同级纯电车都存在劣势。

我有个朋友家里买了增程车,他说平时完全靠电,但每次长途出行都要考虑发动机状态和油耗,保养成本也比纯电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家庭,即便增程技术再先进,日常用车里程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纯电区间:一年真正需要长途兜底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70多度的增程方案?为啥不买纯电车?-有驾

再从技术趋势看,车企之所以卷到70度+电池,背后的逻辑其实是试图把增程和纯电的边界模糊化,让车辆既能满足日常纯电续航,又能应对长途焦虑。但我认为这更像是“过渡方案”,不是最终答案。随着高压快充网络铺开、公共充电便利性提升,增程车的优势会逐渐被压缩。未来,真正能够普及的增程车场景可能只剩下三四线城市或充电设施相对欠缺的地区。

另外,出行方式本身也值得重新考量。像春节返乡、假期自驾这样的长途需求,其实一年中发生的次数有限。如果选择纯电车+临时租车,成本和维护压力往往比背负一个大型增程系统更划算。增程车在解决心理焦虑上有用,但在绝大多数实际出行中,其效率和性价比并不一定优于纯电车。

70多度的增程方案?为啥不买纯电车?-有驾

总的来看,增程车70度+电池的出现,让产品线更加极致化,但同时也让消费者面临选择困惑。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你所在城市充电便利、日常出行多为短途,纯电车更直接、更经济;如果你必须兼顾长途、偶尔出远门,那增程仍有其存在价值。关键在于衡量“使用频率”和“成本效益”,而不是被数字和续航标签牵着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