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者推5座版,价格不涨反降,用户会买账吗?

最近汽车市场里出了件挺有意思的事,让不少关注车的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

一般来说,现在车企为了吸引顾客,都是想方设法地增加配置、降低价格,恨不得把车子做得像个移动的家,什么功能都有才好。

可长安福特偏偏不这么干,他们给旗下的大型SUV探险者新增加了一款车型,叫“昆仑穿越版”,走的却是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探险者推5座版,价格不涨反降,用户会买账吗?-有驾

这台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原来挺实用的第三排两个座位给直接取消了,变成了一台五座车。

按理说,座位少了,价格应该便宜点吧?

结果恰恰相反,它的售价定在了36.98万元,比自家的六座版还要贵一些。

这一下就让很多人犯了嘀咕:座位少了,价格反而涨了,福特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样的车,真的会有人愿意花钱去买吗?

咱们先来仔细看看这台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台昆仑穿越版并不是一款全新设计的车,它是在原来售价接近40万的六座顶配车型基础上改造过来的。

车身的大小一点没变,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车长超过五米、轴距超过三米的大块头。

动力系统也还是那套成熟的2.3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上一个有10个挡位的自动变速箱,四驱系统也是硬派越野车里很受推崇的托森差速器结构。

可以说,这台车的底子还是非常扎实的,尤其是机械性能方面,绝对是同级别里的佼佼者。

福特给它加装了一些专门用来“玩野的”装备,比如车头底下有结实的拖车钩,车尾有可以拖挂房车或者拖斗的接口,车底盘也覆盖了厚厚的钢板装甲,防止在走烂路的时候磕碰到重要部件。

那么,它到底少了些什么,又多了些什么呢?

少了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三排座椅,以及一些提升舒适和豪华感的配置。

探险者推5座版,价格不涨反降,用户会买账吗?-有驾

比如说,原来顶配车上有的,能把行车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的HUD抬头显示功能没有了;那个来自丹麦的B&O高级音响系统也被换掉了;还有长途开车时能缓解疲劳的座椅按摩功能,也一并取消了。

这么一看,确实是减掉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配置。

但它多出来的东西,也确实非常惊人,那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后备箱。

在不放倒第二排座椅的情况下,它的后备箱空间就达到了1505升。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市面上同样以大空间著称的大众途昂,它的后备箱常规容积大概是286升。

也就是说,这台探险者五座版的后备箱,差不多能装下五个途昂的后备箱。

如果把第二排座椅也放倒,那整个后部空间就能扩展到2487升,别说放几辆自行车或者全套的露营装备了,就是直接在里面铺个床垫当房车用,空间都绰绰有余。

不仅如此,后备箱地板下面还设计了隐藏的储物格,挡板可以灵活调整,方便分类放置各种工具和零碎物品。

这么一分析,福特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他们牺牲了乘坐更多人的能力和一部分豪华舒适性,换来的是极致的装载能力和更强的越野适应性。

这台车的目标客户,显然不是那些需要带着一家老小周末去郊区逛逛的普通家庭用户,而是那些真正热爱户外探险、喜欢自驾远行、车里常年放着各种专业装备的“玩家”。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的市场反应却有些骨感。

从销量数据来看,上个月整个探险者车系一共只卖出去了1387辆,在竞争激烈的中大型SUV市场里,这个成绩只能排在第26位,可以说是不太理想。

探险者推5座版,价格不涨反降,用户会买账吗?-有驾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购买一辆大尺寸SUV,最看重的还是它的多功能性。

他们希望这台车能满足全家出行的需求,空间要大,座位要多。

他们愿意为“大”和“多”花钱,但是要让他们为了一个听起来很专业、但平时可能根本用不上的“纯粹越野”性能,多花上几万块钱,很多人就会觉得不划算了。

毕竟,一年到头真正能开着车去翻山越岭的机会,对大多数人来说少之又少。

而且,这台探险者昆仑穿越版面临的挑战,还不仅仅是消费观念上的。

在今天这个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时代,它所坚持的“纯粹机械”路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比如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5,已经用上了插电混动技术,通过前后双电机实现了比传统机械四驱更精准、更强大的动力分配,既能保证强悍的越野能力,又能兼顾城市路况的低油耗,甚至还附带了原地掉头、对外放电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功能时,探险者这套纯燃油的动力系统就显得有些“传统”了。

它的车内设计和智能化水平也同样如此,跟现在主流车型上那种动辄好几块大屏幕、语音控制无所不能的智能座舱相比,探险者的车机系统确实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福特甚至连电动迎宾踏板、后排遮阳帘这类能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和档次感的细节配置都省略掉了,这似乎在进一步强调它的“工具车”属性,主动和追求舒适、科技的城市用户划清界限。

福特的战略规划其实很清晰,就是想把探险者这个产品系列一分为二:六座和七座的车型,继续去和大众途昂、理想L8这些主打家庭用户的车型竞争;而新推出的五座版,则是想开辟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专门服务于那些硬核的越野爱好者、改装车玩家,甚至是专业的救援队等特殊群体。

这个思路本身没有错,差异化竞争是好事。

但在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下,这种“偏科”严重的产品能不能被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为特定场景购买第二辆、第三辆车”的消费习惯。

这台车最终能不能打动那些真正懂车、爱玩的少数派,还要看接下来几个月的实际销量表现。

如果它能在未来一年里,把月销量稳定在两千台以上,那就说明,市场上确实还有一批人是真心在乎车辆的机械素质和纯粹的驾驶感受的。

但如果销量持续低迷,那就只能说明,市场的口味真的变了,现在的消费者,可能更看重的是一台车的综合能力,是它在智能化、多功能性和经济性上的全面表现,而不再是某一项特别突出的“特长”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