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一出来,铝镁合金车身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你看,从9月开始,限制塑料用量,不用金属就违规,这逼得厂家们得想点硬招。铝镁合金,听着高大上,轻又阻燃,确实有两把刷子。讲真,这玩意儿综合下来,普及?不现实。
成本那块先说,有人觉得新车价多个五六百不算啥,但你掂量掂量,电动车主要是代步,买家还是那帮对价格敏感的群众。材料贵得一塌糊涂,加工工艺还特殊,模具设备什么的非得专业门道。这对小厂家尤其是致命,抬高成本的锅几乎没法让利。
维修也是个死穴,塑料壳摔裂了,换个新壳几十块搞定,方便得很。铝镁合金硬核,撞变形了你咋整?得进钣金修理厂,还非正规店不接手,维修费高得飞起。你看,用户第一条件是方便快捷维修,这走高端工艺的路线,真有点买了贵的,修不起的意思。
极简风外观倒是吸引眼球。裸露骨架,少塑料,维修还快,适合喜欢简约风的用户。感觉这俩路子——铝镁合金和极简风,今后得并行不悖。毕竟谁都想用新标准,谁又能绝对牺牲成本和维修便捷呢?
说来也怪,新能源车价格往下降,锂电池卖得多便宜,铝镁合金车身热情为啥降温?估计,市场没有形成量,会一直高价。这跟新车市场熟悉得不行:成本降,卖得多才降价;卖得少,永远高。
真有人天天飙车、电动车用钣金师傅当定制师的?估计少。倒不如继续买塑料壳,摔一跤换件大法实在。小众车型搞搞高端尝尝鲜就行了。
至于新规标准,谁想的,标准制定那会儿屁股没坐稳?限制塑料比例,这标准对那些小包款车型太不友好了,倒是给了设计师更多头疼事。是不是又得屁股决定脑袋,标准背后还有啥故事,得深挖挖。
另外一句话提到撞一下变形,厂家挺乐意,少维修费多卖车不是强逻辑嘛。维修难,换车快,厂商眼里是好事,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铝镁合金车身要全面普及,除非加工和维修技术大突破,成本大幅下降,否则还是那款小众的奢侈品。你觉得呢?你愿意多花几百块,换来更轻、更硬、但修车麻烦的外壳吗?或者你更爱简单、便宜、坏了换壳的方便?
聊聊你用的电动车,有没有感觉外壳脆,修起来闹心?会不会在意这铝镁合金的交通钢甲侠到底值不值?生活中,车还是要经济适用,贵的东西不一定人人都买得起,倒头来,适合才是王道。
对了,真好奇,改新规这么严,有谁真试过天天飙车?撞得车壳铝镁合金能撑多久?欢迎大家伙来吐槽,别让我自己一个人碎碎念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