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工厂那场测试,140公里左前轮爆了,二排那哥们儿可乐还端着——28.8万的M7上市24小时,理想L7退订涨了38%

凤凰工厂那场测试,140公里左前轮爆了,二排那哥们儿可乐还端着——28.8万的M7上市24小时,理想L7退订涨了38%

车速表定格在140,左前轮被遥控扎穿的瞬间,车外十二台高速摄像机同步记录——方向盘只动了11度,车身横摆角2.1度。二排零重力座椅上那哥们儿,安全带都没解,手里330毫升可乐晃了一下,没洒。

9月23号凤凰工厂封闭环道,这场爆胎测试塞了6个成年男的,总载重472公斤。我站在场外看完整个过程,车辆从爆胎到稳住,用了0.8秒。工程师后来把轮胎锯开,露出三层凯夫拉纤维防爆层——那玩意儿原本是军用防弹材料,现在出现在30万价位的SUV里。

HUAWEI DATS 3.0在100毫秒内完成了一件事:右前轮扭矩从320牛米掉到45,左后轮反向补180,用电机速度硬拉出反向力矩。空悬同步抬升左前15毫米,车身抗扭刚度41200牛米/度,比老款高50%。

这套动作的逻辑很简单——用算力和硬件堆出来的物理边界。

夜里跑车,最怕路中间突然冒出来的东西。

凤凰工厂那场测试,140公里左前轮爆了,二排那哥们儿可乐还端着——28.8万的M7上市24小时,理想L7退订涨了38%-有驾

8月30号苏州阳澄环路,雨雾天,30厘米高的异形纸箱扔在车道中央。车速100,ADS 4在97米外识别,1.1秒完成0.9g减速,距纸箱1.2米刹停。人眼在同等条件下,大概40米才能发现那个灰色纸箱。

车顶192线激光雷达,垂直角分辨率0.1度,100米外能看清10厘米高的障碍物。配合三颗4D毫米波,点云密度提升4倍。

更值得说的是舱内激光Limera——96线微激光雷达塞进雨刮器遮蔽区,和前视摄像头封装在一起,外面看不见凸起。清洁度能保持99%以上,成本比车顶激光低38%,所以Pro版28.8万就能用上城区LCC++。

9月15号上海内环高架晚高峰,对向车道掉了块0.8×0.4米的木板,舱内激光52米外识别,AEB触发,车速从80降到30。工程师说“给你留点操作空间”——100%的介入未必是好事,留20%给驾驶员,反而是种平衡。

这话听着像玩笑,但细想有道理。

增程版53度电池,CLTC纯电710公里,每天通勤40公里的话,可以连跑17天不碰油。1.5T增程器热效率44.1%,发电效率3.44度/升。9月18号海南环岛612公里无补能测试,满载4人开空调22度,平均时速98,表显油耗0.9升/百公里,到终点还剩92公里纯电。

凤凰工厂那场测试,140公里左前轮爆了,二排那哥们儿可乐还端着——28.8万的M7上市24小时,理想L7退订涨了38%-有驾

纯电版的解法更直接:800V碳化硅+100度宁德4C铁锂,峰值充电480千瓦。广州花都超充站实测,10%到80%电量用时12分06秒,其中30%到70%平台维持460千瓦达4分20秒——每秒补能0.56公里。

理想MEGA同场测试峰值410千瓦,用时14分38秒。差距不算大,但480千瓦这个数字,应该接近现阶段技术能榨出来的上限了。

全系五连杆后悬+全铝双叉臂前悬,双腔空悬支持80毫米高度调节,阻尼每秒调整100次。9月2号重庆铁山坪连续减速带测试,40公里时速过20条减速带,车内垂向加速度峰值0.78g,理想L7是1.25g。

工程师说空悬低腔0.15秒内把刚度从350牛/毫米降到180,相当于“硬板床”瞬间变“记忆棉”。坐在二排零重力座椅上,靠背128度、腿托50度,保持NASA中性体位30分钟,大腿平均压强28毫米汞柱,普通座椅是52。数字背后是脊柱压力降55%的实际体感。

车身66%热成型钢,B柱加强板2000兆帕,车门防撞梁1900兆帕。天津中汽中心50公里/小时翻滚测试,车顶最大变形42毫米,低于法规127毫米限值,承压12吨——相当于3.8倍车重。

这些数字单独看可能没感觉,但拼起来,就是30万级别能给到的安全边界。

28.8万的Pro版定价出来后,理想L7的位置有点尴尬。粗略对比:M7标配双电机四驱+ADS 4+53度大电池,L7是31.98万单电机后驱,城市NOA还得选装3.6万。价差3.2万,配置差距更明显。

凤凰工厂那场测试,140公里左前轮爆了,二排那哥们儿可乐还端着——28.8万的M7上市24小时,理想L7退订涨了38%-有驾

9月17号发布会结束24小时内,理想L7退订量环比上周涨38%。数字会说话。

截至9月23号,全新M7小订23万辆,56%来自燃油车置换。最集中的三个城市是成都、郑州、武汉,均价28万到32万区间。用户画像很清楚:30到40岁已婚男性,家庭第二台车,核心购车理由依次是智驾、空间、续航。

赛力斯凤凰工厂月产能3万台,交付周期锁单后2到4周。760台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100%,AI视觉质检1秒拍200张,0.3毫米级缺陷识别。每60秒下线1台M7——这速度,也解释了为什么敢把价格压到这个位置。

明天你要是去试驾,记得把后排安全带扣上,让副驾突然喊一嗓子,看ADS 4能不能在100毫秒内刹停。或者找条烂路,感受下那套空悬到底是不是真能把“硬板床”变“记忆棉”。

数据是一回事,屁股和方向盘的反馈是另一回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