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大家都爱出门,乘车是常有的事。我常听人抱怨,坐车闻到汽油味就晕车,难受得不行。可有些人却啥事没有,这差异是咋来的呢?
咱们先了解一下这里面的核心原理。晕车和咱们身体的几个部分密切相关,也就是鼻子、嗅觉、耳朵里的前庭系统还有大脑。鼻子负责嗅觉,能闻到汽油味。前庭系统就像身体平衡的小管家,坐车时车在动,它能感觉到晃动。要是汽油味钻进鼻子,鼻子把信息传给大脑,前庭系统也把车晃动的信息传过去。大脑要是处理不过来这些信息,人就容易晕车。
知道了基本原理,再来看看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有些人晕车,和嗅觉敏感度有很大关系。有些人天生鼻子灵,汽油味对他们来说刺激特别大,一闻到就会刺激神经引发反射。就像我有个患者,坐长途大巴,汽油味稍微重点,神经就“抗议”,大脑收到信号就晕车了。而嗅觉没那么敏感的人,对汽油味没啥感觉,自然就不容易晕。
除了嗅觉,前庭系统功能强弱也有影响。前庭功能弱的人,平衡感不好。坐车时车的颠簸本就让他们不舒服,再加上汽油味,就更难受了。就好比走路不稳的人在摇晃的船上,肯定晕得厉害。这类人对气味和颠簸的双重刺激更敏感,晕车可能性更大。而前庭功能强的人,能更好适应车的晃动,对汽油味耐受度也高些。
还有心理暗示的作用也不能小瞧。有些朋友之前因为汽油味晕车过,之后坐车一想到那味,心里就犯嘀咕,这种心理预期会放大不适感。就像条件反射,闻到汽油味,哪怕车还没怎么晃,就觉得要晕车了。我有个患者,之前坐出租车晕车后,之后每次坐,还没闻到味就紧张,结果真又晕了。
既然知道了晕车差异的原因,那该怎么应对呢?我有几个实用的小方法。
首先是选座技巧。尽量选靠窗、靠前的位置。靠窗能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来稀释汽油味。靠前的位置颠簸小,对前庭系统刺激少。我自己坐车就喜欢选这样的位置,感觉舒服很多。
其次是通风。能开窗就开窗,让空气流通。不能开窗就打开空调换气功能。新鲜空气能减少汽油味浓度,让鼻子和大脑都舒服些。
最后是气味遮蔽。可以带些有香味的东西,像橘子皮、柠檬片。这些香味能盖住汽油味,让鼻子好受点。有患者问我为啥闻橘子皮能缓解,其实就是香味分散了大脑对汽油味的注意力。另外,按压内关穴也有用,位置在手腕内侧大概两指宽的地方,能缓解恶心、呕吐症状。
不过要是晕车特别严重,用了这些方法都不管用,还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症状,那可不能拖着,得赶紧去医院看看,排除其他毛病。希望大家以后坐车都能舒舒服服,不再受晕车困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