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收购汽车之家?一个卖冰箱、洗衣机的家电巨头,突然把国内老牌汽车垂直网站“汽车之家”给买了,这事听起来确实有点魔幻。花18亿美金(约130亿人民币),用6个月时间拿下43%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这不是试水,是真金白银地重仓入场。各位车友,你们第一反应是不是跟我一样:海尔这是要造车?还是想让冰箱和SUV联动?
别急,咱们先不忙着下结论。先说个事实:这次收购已经完成,根据汽车之家发布的公告,海尔系正式入主,连CEO都换成了海尔背景的高管。中国平安虽然还留了5.1%股份和一个董事会席位,但话语权已大不如前。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家电企业,为啥要买一个“日薄西山”的汽车媒体平台?
一、汽车之家,真不行了吗?
先泼盆冷水:现在的汽车之家,确实不像十年前那么“香”了。
从2020年到2024年,它的营收从86.6亿降到70.4亿,净利润更是腰斩,从34.1亿掉到16.8亿。这数据来自财报,不是我瞎说。用户去哪了?答案很现实——大家不看图文了,改刷抖音、小红书了。
我前阵子试驾一辆新势力SUV,朋友问我:“你查过这车吗?”我说:“查了,汽车之家看了两眼,主要还是看懂车帝的冬测视频和小红书真实车主吐槽。”他笑了:“我也是。”
这就是现状。汽车之家还在做图文、搞留资弹窗、卖线索给4S店,而懂车帝早就用短视频+算法+冬夏测栏目,把用户牢牢抓在手里。同样是评测一辆车的续航,懂车帝能拍零下20℃的极寒测试,画面质感拉满;而汽车之家可能还停留在“编辑实测跑了520km”这种文字描述。
更别说内容生态的崩塌。老车友们应该记得,早年的汽车之家论坛,是真有人聊技术、晒故障、分享改装心得的。现在呢?你发个“XX车油耗高”,底下立马冒出一堆“我的就很好”“你驾驶习惯有问题”的“伪人”回复。水军泛滥、广告横行,信任感早就被透支得差不多了。
二、海尔图啥?真为了卖冰箱配车?
有人说,海尔这是想搞“人车家生态”——你回家,冰箱自动调温;你开车,空调提前启动;你停车,洗衣机开始预约。听着挺科幻,但这逻辑成立的前提是:你全家都用海尔家电,还得开一辆能接入的车。
可问题是,汽车之家不是车企,它不造车。它只是一个信息平台。海尔想靠它打通生态链,难度不亚于让洗衣机学会开车。
那海尔到底图啥?
我琢磨了一下,最可能的动机,是二手车。
注意一个细节:海尔旗下有个二手车平台,叫卡泰驰。而汽车之家这些年一直在推“车市1000”、“VR看车”、“Autohome Space”线下店,本质上都在往交易端走。一个有流量平台,一个有交易能力,两者结合,逻辑就通了。
想象一下:你在汽车之家搜一辆二手理想L7,跳出的不只是车型参数,还有卡泰驰的检测报告、置换方案、甚至海尔充电桩的安装优惠。这不是内容平台,这是闭环交易链。
所以,与其说海尔买的是“汽车媒体”,不如说它买的是1.5亿注册用户的流量入口和数据资产。这些用户是谁?是过去十几年里,在汽车之家留过电话、看过评测、对比过车型的真实购车人群。这些数据,比任何广告都值钱。
三、汽车之家还能“救”吗?
有人悲观,说汽车之家已经“李想走后如黄昏”,换十个股东也救不回来。这话不无道理。从2009年推出“线索销售”开始,它的基因就从“用户导向”转向了“销售导向”。
当年李想坚持“先让用户爽”,结果被老股东逼宫,最后黯然离场。后来澳洲电讯、中国平安接手,一个要变现,一个要搞金融,汽车之家越来越像一个“卖电话号码的中介”。
而现在,海尔来了。它会不会不一样?
我持谨慎乐观态度。家电企业做平台,至少比金融公司更懂“用户体验”。海尔做冰箱洗衣机,靠的是口碑和长期使用体验,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它能把这种思维带到汽车之家,少一点弹窗广告,多一点真实测评;少一点水军控评,多一点用户发声,或许真能挽回一些信任。
但挑战也明摆着:内容转型不是换CEO就能解决的。懂车帝有字节的流量加持,小红书有KOC的真实分享,抖音有算法推荐。汽车之家拿什么打?如果只是把卡泰驰的广告塞满首页,那不过是换了个“卖家”,用户体验照样被牺牲。
四、横向对比:汽车之家 vs 懂车帝 vs 小红书
咱们来简单对比下这三大平台:
维度 汽车之家 懂车帝 小红书
内容形式 图文为主,视频较少 短视频+直播+图文,内容丰富 用户UGC为主,真实分享多
内容质量 官方评测多,用户互动弱 专业测评强(如冬测),算法推荐 真实车主吐槽,避坑指南多
商业模式 线索销售、广告、会员 CPS线索(成交才收费)、广告 品牌合作、种草推广
用户体验 弹窗多,水军多,信任感低 流畅,推荐精准,互动性强 社区氛围好,信息碎片化
关键差异在哪?
线索模式:汽车之家是CPT(按时间收费),经销商包年买线索,质量差也得认;懂车帝是CPS(按成交收费),倒逼平台提升线索质量。这就像你去餐馆,一个是买断桌位,一个是按人头收费,哪个更在乎顾客体验?
内容生态:小红书和懂车帝都在鼓励“真实用户发声”,而汽车之家更像是车企的“宣传部”。用户不傻,谁在替他们说话,他们心里门清。
五、未来会怎样?开放问题留给各位车友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到底是“家电跨界”的神来之笔,还是“夕阳收购”的无奈之举?
我不好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海尔只想着怎么从汽车之家赚钱,那它注定失败;如果它想着怎么让用户重新信任汽车之家,那还有一线生机。
毕竟,媒体平台的核心资产不是流量,而是公信力。当年李想靠真实数据和图库起家,今天的汽车之家,能不能找回那份初心?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
你还用汽车之家吗?主要看什么内容?
你觉得海尔能让它“重生”吗?还是干脆让它自然淘汰?
如果你是平台负责人,你会怎么改?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老司机们的经验,比任何分析都值钱。
(PS:下次我试驾新车,要是发现车机系统弹出“海尔智家”广告,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