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

咱们今天来聊一个老物件,一个可能很多年轻朋友都没怎么见过,但对不少六七十年代生人来说,却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这东西就是一辆车,叫别克新世纪。

现在马路上的车五花八门,从几万到几百万,大家可能都见怪不怪了。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但您想想,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1998年前后,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

大部分家庭,有个彩电、冰箱就觉得很幸福了,私家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街上跑的轿车,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种,桑塔纳、捷达、富康,这“老三样”就是当时汽车界的“顶流”了。

可就在那个时候,有一款车横空出世,标价接近四十万。

四十万在1998年是什么概念?

那时候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才七千多块钱,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得干上五十多年才能买得起。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这个价格,在当时北京的好地段,差不多能买一套挺不错的商品房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款车,敢卖这么贵?

又是什么样的人,会花一套房子的钱去买它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快速变化的一个缩影。

这辆别克新世纪,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合资品牌中高级轿车。

它的来头不小,是上海汽车和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后的第一个“亲儿子”。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美国通用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也动足了脑筋。

他们没有像现在很多车企那样,直接把国外的一款车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卖,而是做了一番非常用心的“本地化”改造。

他们发现,中国当时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有能力买得起这种车的人,既需要车子有商务场合的稳重感,又希望它能体现出一种豪华和气派。

于是,通用就把当时在北美市场上两款很成功的车型——别克世纪(Century)和别克皇朝(Regal)的优点给融合到了一起,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出了这款“新世纪”。

可以说,这辆车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中国人的审美和需求。

你看它的样子,整个车身非常宽大、厚重,线条流畅又显得很敦实,给人一种四平八稳、值得信赖的感觉。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车头那个亮闪闪的、像瀑布一样的进气格栅,配上别克那个经典的三盾车标,气场特别足。

车身周围还绕了一圈镀铬的亮条,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看着就特别显档次。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车尾那个贯穿式的一体化尾灯,晚上亮起来特别有辨识度。

这种设计,完全符合了当时中国人对于“好车”和“高级车”的所有想象:要大、要亮、要气派。

当然,光有个好样子还不行,别克新世纪的内在功夫更是扎实。

在那个大部分轿车还在用四缸发动机的年代,它直接给配上了六缸的V6发动机,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级别的配置。

排量有2.5升和3.0升两种。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开过这车的人都知道,它的动力感觉和现在那些涡轮增压的小排量车完全不一样。

它不是那种一脚油门下去,车子“嗖”一下就往前蹿的猛烈,而是一种非常浑厚、源源不断的力道。

你踩下油门,能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平稳地推动着车子前进,加速过程非常顺滑,车里也特别安静。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不用咋咋呼呼,一出手就稳稳地控制住局面。

尤其是在跑高速的时候,那种安静、平稳、又有后劲的感觉,是当时其他车给不了的。

除了发动机,它的底盘悬挂也特别讲究,用的是前后独立悬挂。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这专业名词说起来可能有点绕,简单来说,就是过个坑、压个井盖什么的,车轮能自己上下动,车身却晃动得很小。

传递到车里的感觉,就是非常柔和,好像是船在水上轻轻晃了一下,大部分的颠簸都被过滤掉了。

这种高级的行驶质感,让当时第一次坐上它的人都惊呼:原来开车坐车可以这么舒服!

如果说外观和性能是别克新世纪吸引人的地方,那它的车内环境,才是真正让车主们着迷,并且在圈子里口口相传的优点。

它的车内空间非常大,尤其是那个座椅,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移动大沙发”。

这个比喻一点都不夸张,座椅不仅宽大,而且填充物特别厚实、柔软,人一坐进去,整个身体就像陷进家里的沙发里一样,被舒服地包裹着。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后排的腿部空间也相当充足,坐进去甚至可以轻松地翘起二郎腿。

车里面用了大量的真皮和木纹装饰板,手能摸到的地方,感觉都很软、很舒服。

再加上它出色的隔音效果,关上车门,外面的嘈杂声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你想想看,在那个年代,很多单位买这车是用来当接待车的。

当一位重要的客人或者单位的领导,坐进这个安静、宽敞、舒适的后排,陷在柔软的座椅里,享受着平稳的旅途,那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是任何语言都替代不了的。

这辆车,完美地满足了那个时代商务和公务场合对于“体面”和“排场”的需求。

别克新世纪,90年代中产标配,身份象征的代名词-有驾

在安全方面,它也一点不含糊,在当时很多车连最基本的安全气囊和ABS防抱死系统都没有的时候,新世纪已经把这些都配齐了,甚至还有更高级的车身稳定系统,安全性在当时是遥遥领先的。

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全方位的优秀品质,别克新世纪精准地抓住了当时中国社会第一批成功人士的心。

这些人,大多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企业老板、国企的管理者,或者是在商海里打拼得风生水起的生意人。

对他们来说,花四十万买车,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出行方便。

这辆车是他们辛苦打拼后,用来犒劳自己、彰显实力、证明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开着一辆别克新世纪去参加商务谈判,对方一看这车,心里就先对你的实力有了三分底。

把车停在单位或者自家小区里,那种来自周围人羡慕的眼光,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社会名片,告诉所有人:“我成功了。”所以,尽管价格高昂,它在上市的第一年就卖出了接近两万辆,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

它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承载了一代中国中产阶级最辉煌的奋斗岁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