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就降 1 万块钱!特斯拉 Model 3 这波操作,传递了什么信号?

不到一个月就降 1 万块钱!特斯拉 Model 3 这波操作,传递了什么信号?-有驾

刚上市就 “跳水”,特斯拉又一次把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竞争热度拉满了。

今天上午,不少消费者打开特斯拉官网时就发现,8月初才开售的特斯拉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悄悄从 26.95 万元调到了 25.95 万元。

掐指一算,这款被特斯拉称作 “当前续航最强” 的车型,从 8 月 12 日正式发布到降价,还不到一个月,售价就直接少了 1 万块钱。

对已经下单还没提车的用户,特斯拉倒是给出了 “兜底” 方案 —— 官网明确表示,调价前的订单会自动享受新价格,不用额外申请。

但即便如此,“短时间降价” 还是引发了不少讨论:

为什么这款新车卖了没几天就降价?特斯拉这步棋,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答案其实藏在当下中国车市的竞争里。

早在 6 月,官方就曾呼吁车企避免 “恶性竞争”,可从实际数据来看,面对产能过剩和消费者购车信心不足的双重压力,不少品牌还是在默默加大折扣力度。

媒体之前的报道就提到,7 月份整个行业的促销力度,比去年同期还要高。

就连常年稳坐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榜首的比亚迪,也在这场价格战里有过动作 ——5 月底曾大幅降价,当时还引起了官方的密切关注。只不过到了 7 月,比亚迪的折扣幅度才略微收窄,平均折扣率从 6 月的 7.9% 降到 7.5%,几乎没怎么动。

这也能看出,现在车企想在价格上 “松口”,其实得反复权衡。

毕竟直接下调标价容易触碰 “恶性竞争” 的敏感线,所以更多品牌会用变相促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比如免息贷款、送免费家用充电桩,或者升级车内豪华座椅、给免费联网流量。

而特斯拉这次直接对新车调价,更像是一种 “主动出击”。

要知道,现在中国消费者选新能源车,可选范围越来越广 —— 小鹏、蔚来等本土品牌在智能化、续航上不断发力,比亚迪更是靠着全价位段车型 “通吃”,特斯拉如果不及时调整价格,很容易在 “续航强 + 性价比高” 的细分市场里失去优势。

更关键的是,这波降价或许也是特斯拉对市场需求的一次 “试探”。

如果降价后订单量能明显增长,说不定会让更多车企重新评估自己的定价策略;但如果消费者还是持币观望,那接下来车市的价格竞争,可能会朝着更 “隐蔽” 的方向发展 —— 毕竟谁都不想先打破 “不恶性竞争” 的默契,却也谁都不想在销量上掉队。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车企之间的竞争或许是件好事,毕竟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车型。

但从行业来看,特斯拉这波 “快降” 也在提醒所有人:

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竞争,早已不是 “靠单一车型走天下” 的时代,而是要在技术、价格、服务上全方位较劲。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品牌跟着调整策略?咱们不妨再等等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